陸奇要去代課的消息,沒有透露,村里的小學生都不知情。
周末放牛的時候,他們依舊圍在陸奇身邊,聽他講述各種故事。
前面陸陸續(xù)續(xù)講了《西游記》的故事,小學生們幾乎都成為馬嘍的粉絲。
尤其是男孩們,一個個提著一根竹棍或木棍,嘴里叨叨著:吃俺老孫一棒!
沖著地上的牛糞、石頭、雜草等就是一頓輸出。
前者往往能引發(fā)一場騷亂。
陸奇覺得孩子們既然那么喜歡故事,那就從講故事開始授課吧。
記得他大學時,有一個高數(shù)老師,據(jù)說是從伯克利回來的博士。
每次上課,前十分鐘必定是吹噓他在伯克利的成就,某某專利就是根據(jù)他的論文搞出來之類云云。
一開始,大伙十分新鮮,對老師也很崇拜,上課十分認真。
下半學期,高數(shù)老師講完之后,居然開始分享社會熱點,逼格馬上掉了好幾層樓。
5月26號,周一。
陸奇帶著課本和備課筆跡,踏著鈴聲走進四年級教室。
小亮驚呼:“奇哥,你怎么來了?”
聲音充滿喜悅。
陸奇沒有理會,站在教臺,看著臺下四十多雙眼睛,心里難免有點緊張。
第一次嘛!
他開始自我介紹的時候,一開口還有點顫音,很快變得流利。
班上很多學生都是村里的孩子,都認識陸奇。
聽到陸奇說暫時成為他們的語文老師,都歡呼起來。
其他村的學生不明所以,紛紛詢問,等得知陸奇的事跡后,也跟著歡呼。
陸奇笑著讓他們翻開課本,翻到《我的戰(zhàn)友邱少云》一文。
沒有直接開始講課,而是花了幾分鐘的時間,將朝鮮戰(zhàn)爭簡單的介紹一遍。
班上的小學生們聽到華夏以1敵17,并取得勝利時,個個臉上興奮不已。
背景講完,講課過程非常順利,只是學生們臉上早就換成悲傷。
教室外,吳校長站在窗外聽著陸奇的講課,心里十分滿意。
這后生,是塊當老師的料!
隨后的五年級,亦是如此。
陸奇出乎意料受到兩個班級學生的歡迎。
一天大概3-4節(jié)課,不多也不少。
等熟悉之后,陸奇開啟了他另外的計劃。
利用課間十分鐘,他偶爾給學生們展示神奇的科學小實驗。
在有限的條件下,陸奇準備了多個實驗。
比如,他找到一個透明的酒瓶,做了一個名為“會爬升的水”小實驗。
講臺上放置三樣東西,一個裝著熱水的杯子,一個裝著紅色冷水的盤子,一個透明酒瓶。
陸奇先將酒瓶瓶口朝下放入冷水中,問學生們:水會不會有變化。
學生們異口同聲說:不會。
陸奇又將酒瓶倒放到熱水中十來秒,問學生:取出來后放入冷水中,是否會有變化。
學生們依舊回答:不會。
結(jié)果倒放冷水中的酒瓶,紅色的水正在緩慢上漲。
學生們一片驚呼,充滿求知**。
第二個小實驗,叫做“微型噴泉。”
他找到一個塑料瓶,然后在中間開一個孔,瓶蓋打多個針孔。
將一個氣球放入其中,吹氣后用手按住小孔,并往氣球里倒水,接著擰上蓋子。
等一松開手,瓶子自動向上噴出水花。
學生們充滿探索眼神。
陸奇就給學生們講述大氣壓強的知識。
其余的小實驗,還包括:
“會流動的水”——兩個不同高度的水,通過一個U型吸管讓水流動。
摩擦起電——將一個塑料袋剪成絲狀,用紙摩擦;然后又用紙摩擦塑料;將絲狀塑料袋扔到控制,用塑料棒在其下面擋著。塑料袋就變成一個絲狀物飄在空中。
簡單的空氣炮實驗。
等等,幾乎都是就地取材的實驗。
原本會講故事的陸奇很受學生們的喜歡,這些神奇的科學小實驗,讓他成為東山村小學最受歡迎的老師!
雖然不是每個課間都會做實驗,但只要做實驗,教室里里外外全都擠滿學生。
大家都非常喜歡看這樣的節(jié)目,充滿科學的知識。
在這種情況下,陸奇上課的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原本東山村小學的學習氛圍并不濃厚,經(jīng)過陸奇整這么一出,許多孩子重新愛上學習,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晚上,陸奇將白天上課的趣事,特別是趣味小實驗一一寫到信里,寄給譚凱。
----------
《科學文藝》雜志社。
銀河獎大會之后,眾人皆意氣風發(fā),都想借助東方讓七月刊的銷量往上提一提。
楊霄還特意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就陸奇臨走前的提議進行討論。
關(guān)于雜志和讀者群體的定位,眾人覺得可以嘗試。
雜志都已經(jīng)落到如此地步,說不定就是因為定位不準。
走進校園的事項,眾人一致認為可行!順便開發(fā)校園讀者!
特別是初中和高中有許多物理、化學實驗,完全可以與學校聯(lián)手,增強學生們的科學探索**。
稿費這一項,待定。雜志社的稿費屬于行業(yè)平均水準。如果來年圖書、雜志業(yè)務得到大幅度提高,那就提高稿費標準。
接著,雜志社眾人商量,該做什么樣的科學小實驗,才能有趣又好玩。
幾人都不是老師,也不是教育行業(yè)的從業(yè)者,討論幾次都摸不到頭腦。
就在譚凱說“找些初高中物理老師聊聊,看是否有靈感”時,他收到陸奇寄來的信,里面所描繪的實驗正是他們目前所需。
踏破草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楊霄等人看著編輯室里欣喜若狂的譚凱,連忙問是怎么回事。
譚凱舉著信件,手舞足蹈的表示:
“小陸現(xiàn)在是一名臨時老師,他在信里寫了不少上課的趣事,包括他講的故事、作的小實驗。”
小實驗?!
楊霄、向紀純等來了興趣,敦促譚凱重復信里的小實驗。
等一一重現(xiàn)后,社里幾人高興不已!
雜志社進入學校的踏腳石,有了!
正好找的兩位物理老師來到雜志社開會,譚凱當面復制陸奇信中的小實驗,讓老師們對此充滿興趣。
原來如此,好玩又能吸引學生的興趣!
而且他們舉一反三,接連設想出不少與物理現(xiàn)象相關(guān)的實驗。
譚凱幾人如獲珍寶,一一將其記錄在案。
隨后拿著這份策劃書,找到蓉城七中等學校進行協(xié)商,成功拿下多家學校的校園科普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