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臨時代課老師后,陸奇還擔心村里的小學僧跟他疏遠。
因為他布置的課后作業,比之前的老師多得多!
點燃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后,上課時經常點名學生回答問題,無論對錯進行積極的表揚教育,基本上覆蓋全班學生。
課后,他加大了死記硬背的課后作業。
如此一來,白天上課,晚上輔導,陸奇慢慢過了十來天充實的生活,精神狀態也比之前好。
到了周末,他身后的放牛娃更多。
大家都知道陸奇講故事好聽,因為他講完猴子之后,隨即還補充了洪荒的背景。
等他收到譚凱的回信,已經結束代課生涯。
一來一回,兩個星期。山村里的通信,太不方便。
譚凱在信里高興的介紹了《科學文藝》雜志社在蓉城七中舉辦的科普講座活動。
自從和學校達成合作后,雜志社發動關系,找了電大的物理系教授進行咨詢,設計了好幾個經典有趣的實驗,再加上陸奇信中所說的、一線教師的提議,湊了將近十個實驗。
還請電大物理系教授當科普講座的主講人。
第一期科普講座一開,立即風靡蓉城七中。
開場的神奇科學小實驗,牢牢占據學生們的心神。教授用詼諧幽默的語言去科普的物理力學、光學等知識,讓許多學生重新認識物理學。
楊霄、譚凱他們帶去的一百本《科學文藝》,也受到學生們的熱烈歡迎。
其實整個科普講座上,《科學文藝》都未做宣傳植入,只是在介紹活動、嘉賓時有所提及,然后在大會議廳整了一個桌子擺放雜志而已。
開場前,就有不少學生對雜志產生興趣。
結束后,受到科學熏陶的學生們將楊霄他們團團圍住,一百本各期雜志被一掃而空。
一些學生一邊看一邊與同學討論雜志的小說內容,似乎第一次看科幻小說,被小說中的科幻想象力所觸動。
當場有不少學生問,從哪里可以買到、訂到《科學文藝》,包括在哪里能看到銀河獎獲獎作品等等。·
雜志社幾人早有準備,等學生們看的七七八八,分別對他們進行采訪,最喜歡看什么內容!
市場定位、客戶調查……統統搞上。
首場科普活動成功,讓楊霄、譚凱兩人備受鼓舞!
陸奇那小家伙的建議,果然有用!
所以,譚凱在信里對陸奇不吝贊美之詞:
“楊主編夸你不僅在科幻寫作有極高的天賦,就連在雜志經營方面的見解,讓我們這些從業老兵自慚形穢?!?/p>
“我們雜志社正在考慮,是否要增加一名員工。一旦有消息,我馬上寫信給你。等我好消息!”
言語之間,陸奇感受到他們的喜悅,那是因為看到青少年對《科學文藝》、對科幻文學的喜愛而產生的。
讓他們在當下灰暗的科幻文學界,看到一絲希望。
前有銀河獎的順利舉行,后有借助科普活動開拓新的市場和用戶。
陸奇也給譚凱回了一封信,說受限于材料設備,蓉城七中的實驗過于“高端”東山村小學無法實現。不過已經將其他實驗告知其他老師。
又說起新的語文老師到崗,自己已經卸任,正在構思第四部作品。
還順便在信里提一嘴,可以在蓉城的大學里組建科幻社團,培養大學生的科幻迷文化。雜志社只負責贊助部分活動的費用即可。
最后提了一嘴,給雜志社寄了一百斤李子。
向紀純的信與譚凱的信同時到達,他在信里感謝東山村的李子,讓他夫人在醫院備受好評。
隨后在信里附帶了一張以科技藍為主色調的《蟻人世界》插畫。
蟻人身上各種先進設備,大公雞也是一身炫酷,頗有點賽博科技的感覺。
陸奇看了非常滿意,在回信中狂贊:
“向老師的插畫名不虛傳,一幅畫讓小說更顯魅力。若我是一個讀者,看見插畫就要讀完整個故事?!?/p>
“如果選為封面,估計能提高20%的銷量!”
-------------------------
譚凱再次收到陸奇的回信,科普講座活動順利完成第二場。
蓉城九中的反響同樣熱烈,對科幻文學和《科學文藝》感興趣的中學生不少。
讓雜志社眾人動力十足,連編輯圖書的時間都少了許多。
好在《晚安故事365》銷量還不錯,一時半會不需要開辟新主題圖書。
看完回信之后,他興沖沖走到楊霄面前:
“主編,小陸又給我們支了一招?!?/p>
在楊霄、向紀純等人的期待下,譚凱快速說出培養大學科幻社團的想法。
他的表情有點興奮:“我覺得小陸的這個建議非常好。之前也看到過對于國外科幻文學的研究報道,有談及國外的科幻迷文化。”
“前些年,我國的科幻文學處于黃金時代,培養了一批科幻迷。但因為精神污染這一事件,雙方都受到沖擊。科幻文學的低迷,讓我們覺得國內科幻迷數量很少!”
“現在大學里有不少社團,如果我們能引導大學生建立科幻社團,那么一來,科幻文學和科幻迷就能在大學校園里扎根,從而影響一代代大學生,并轉化為科幻迷!”
楊霄眼神閃亮,順著譚凱的話說:“大學生比中學生的時間更多,更有精力和時間去閱讀科幻文學,購買力也比中學生強得多?!?/p>
“小陸之前所說的用戶群體目標,他用兩個辦法就將雜志和科幻文學落到設想的讀者群體之中?!?/p>
“而且,只要大學生的科幻迷群體足夠大,那就一定有讀者轉化為作者。雜志社的用稿荒或許可以緩解!”
主編的話,讓其余幾人贊同。
之所以有用稿荒,是因為寫科幻小說需要一定的科學知識門檻。
大學生身份的作家,這個門檻不存在。
經過深思,楊霄讓譚凱負責大學科幻社團的組建工作:“老譚,這事交給你辦。如果真的有效果,就把小陸喊來,成為我們的戰友!”
譚凱第一時間分別找到吳顯奎,胡繼英。
吳顯奎從氣象學院畢業,留校當了幾年輔導員,與同學、老師的關系處的很好,最后才進入省科協。
胡繼英在電大讀書,身份非常適合建立科幻社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