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匈牙利科學院大樓旁的CEU會議中心多功能廳,
數學學會并沒有在科學院大樓舉行,科學院大樓倒是有數學研究所,也有會議廳,但都是30-50規模的小會議廳,適合進行小型深度研討,這種大型會議,還是只能在旁邊的CEU會議中心進行。
多功能廳中,三百多個座位座無虛席,歐洲數學學會主席布吉尼翁坐在主席臺上,看著如此盛況,尤其是掃了眼第一排坐著的那些人,心中也是有些澎湃,他擔任主席這么多年,一直致力于發展歐洲數學學會,今天,總算是看到些成果了。
如此盛況,不說絕后,至少是空前了。
當然,他也明白這些人不是為了自己來的,因為在開幕式后,第一場報告會將會在這里進行。
“歡迎大家來參加本次年會……”
“接下來,歡迎我們第一位報告人,來自華夏的袁新毅,為大家匯報他在朗蘭茲綱領上的一系列工作成果。”
只做了五分鐘簡短的歡迎致辭后,布吉尼翁就邀請袁新毅上臺做報告了,他自己同樣對這場報告會充滿了期待。
“下午好!感謝大家在忙碌的學術日程中齊聚于此。
今天,我們共同踏上一段深邃而壯麗的數學之旅——這段旅程的終點,或許會讓我們觸碰到數論、幾何與表示理論之間那座傳說中的“羅塞塔石碑”,也就是朗蘭茲綱領的核心疆域。”
袁新毅不是第一次做報告,自然是輕車熟路,但即便是準備了這么長時間,當看到第一排坐著的一群大佬時,他也忍不住有些許緊張。
“首先,請允許我先分享一段歷史剪影:1967年,羅伯特·朗蘭茲先生在給安德烈·韋伊的信中提出了一個大膽的猜想——將數論中的伽羅瓦表示與自守表示通過L函數緊密聯結。
這一猜想如同投進數學宇宙的引力波,將代數、幾何、分析乃至物理學的星群拉入同一片軌道。
而今天,我們將聚焦于這一綱領的證明進展——這不僅是對單一定理的攻克,更是對人類能否在紛繁的數學語言中建立統一語法的一次終極叩問……”
隨著話語落下,袁新毅背后的屏幕亮起,演講PTT呈現在眾人面前。
當講到自己擅長的內容后,袁新毅心中的那一絲緊張也徹底消除,臺下眾人的神色也變得認真起來。
四十五分鐘后,袁新毅播放到PPT最后一頁,喝了口水,才再次開口說道,“接下來我想借用朗蘭茲先生的一句話作為結束語,‘數學的使命不是解決問題,而是讓問題變得更清晰’,感謝大家的聆聽,接下來是提問環節,大家有什么問題都可以提出來……”
袁新毅話語落下,
坐在前排的大佬們臉上都露出了欣喜之色,論文能夠承載的內容是有限的,思想的碰撞還是需要面對面的交流。
現場聽了袁新毅的報告后,他們對于論文中一些模棱兩可之處終于有了清晰的理解,頓時豁然開朗。
他們似乎看到了一扇充滿光明的數學大門打開!
很快,第三排就有人站了起來,“袁教授你好,我是來自普林斯頓的研究生克萊爾,我想請問,幾何朗蘭茲猜想變成定理之后,如何為全局朗蘭茲綱領的“數學大統一”愿景提供新范式?其核心工具,比如范疇化方法與幾何表示論是否暗示了數論與幾何之間更深層的‘同源性’?”
“很好的問題!”
袁新毅老道的先夸贊一句,實則在心中構思問題的答案,“幾何朗蘭茲猜想的證明通過將數域的算術問題轉化為黎曼曲面上的幾何對象,建立了自守表示與幾何Langlands對偶性的直接橋梁,這一范式革新了傳統證明路徑,例如利用Fargues-Scholze幾何化方法將局部Langlands對應推廣到任意約化群,并揭示了L函數與幾何不變量的隱藏對稱性。”
“但是,全局域,尤其特征p情形的推廣,仍需調和調和分析的非交換性與算術幾何的剛性結構,目前尚未找到普適的“分解-重構”工具鏈。
這是個有趣的課題,或許未來我們團隊會專注于這個方向的研究,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聯系我……”
“好的,感謝回答。”
那位提問者坐下,很快,又有人站了起來。
這些人的提問無一例外都是建立在認定袁新毅證明成立的情況下,顯然,即便《數學年刊》還沒刊登袁新毅的論文,但學界已經幾乎達成共識。
會場前排的大佬們并沒有站起來提問,他們當然也有問題,但這些問題將會留在今晚的酒會中進行討論。
十五分鐘的時間很快過去,報告會進行得很順利,氛圍相當好。
“好,我再回答最后一個問題,這個舞臺是時候交給更年輕的數學家們了。”
袁新毅看了看時間,還笑著開了個玩笑,“如果大家還有更多的問題,歡迎給我發郵件。”
會場中響起一陣捧場的哄笑,甚至有人開始鼓起掌來。
這時,一個坐在靠后位置的富態禿頭中年站了起來,“你好,請問您對于學術不端行為是什么看法呢?”
毫無疑問,站起來的正是加州大學的華夏教授富蘭克林·李,“尤其是您學生陳輝抄襲杜克大學奧利弗的那篇論文!”
會場中空氣瞬間安靜。
富蘭克林說的事情他們當然知道,但那種羅生門的事件,他們根本不感興趣,這種事情在學術界也不是一件兩件,到最后也都只能成為無頭公案。
現在在這個場合提起來,簡直就是在打袁新毅的臉,這是要把人得罪死啊!
不過想想倒也無所謂,袁新毅早已回到華夏多年,不混西方學術圈了,對西方學術圈的影響力有限,而富蘭克林·李顯然是鐵了心要在西方混的,得罪袁新毅也就得罪了。
甚至,如果學術圈待不下去了,就憑他今天的投名狀,轉身投入政界,說不定反倒大有可為。
坐在中間位置的埃德里安看向不遠處的布萊恩特,眼中都快要冒出火來。
即便是到現在,即便是奧利弗扔出了那些證據,他也不相信奧利弗是自己獨立寫出的那篇論文,跟陳輝深入交流過的他就是有這樣的蜜汁自信。
原本他想著陳輝都不追究了,他也不再理會這件事,沒想到有人竟然在袁新毅的報告會上搞事情。
這是他不能容忍的,燕北大學那場研討會,他也是主要人物之一,他的是用自己學術聲譽做的保證。
多貝西臉色同樣不是很好看,相比起其他人,她了解更多的內幕,她才是那個最不想把這件事鬧大的人,否則,杜克數學雜志用了幾十年時間才建立起來的信譽和權威,將蕩然無存。
倒是數學物理通訊的主編羅伯特·史賓格,此時還安然端坐在會場中,一臉饒有興趣的模樣,仿佛對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情很感興趣,絲毫沒有這把火可能燒到自己身上的覺悟。
其他人也都看向布萊恩特,顯然,他們都認為富蘭克林是布萊恩特安排的。
布萊恩特臉色都有些發綠。
不是,哥們?
他現在氣得想要吐血,如果能夠回到前天晚上,他肯定會在見到這個家伙的第一時間,先狠狠的揍這個家伙一頓,讓他沒辦法參加今天的報告會。
袁新毅站在臺上,沒有立即回答,顯然,這個問題的確很棘手。
富蘭克林露出輕蔑的冷笑,傲視會場,所有人都認為這件事已經過去了,但在他這里,這件事沒有過去,他要還學術界一個朗朗乾坤。
這時,陳輝起身,邁步向主舞臺走去。
在報告廳中間位置,云偉和邱成梧就坐在過道旁。
見到陳輝起身,邱成梧下意識的看向坐在報告廳另一邊的田陽,田陽也正在看向他。
下一刻,兩人都慌了。
他們都從對方的眼神中看到了答案,即便隔著十數米距離,兩人仿佛已經完成了隔空對話。
“證明方法告訴他了嗎?”
“不是應該你去給他說嗎?”
昨天兩人完成最后證明時已經太晚,田陽雖然嘴上沒說,但還是決定將這個機會留給邱成梧,他已經是陳輝師爺爺了,用不著去賣這個好,所以他離開時并沒有帶走草稿紙。
邱成梧是何等高傲的人,即便為了這件事他耗費了不少精力,但事情已成,他也就不再關注了,已經功成名就的他可用不著去討好一個小家伙。
他做這么多,不過是見這個小家伙伶俐,喜歡這個小家伙而已。
所以他自然不會去摘這個勝利果實。
得到對方的答案后,兩人都皺起了眉頭,沒想到弄巧成拙,他們耗費不少時間完成的證明,沒想到最后竟然都沒來得及告訴陳輝,當真是白忙活一場。
不過兩人很快都看向了云偉,眼中閃過一絲僥幸的期盼。
云偉哭笑不得,您二位看我做什么?
證明是您二位完成的,難道我還會去摘桃子?
三人神色一沉,他們也沒想到那些人會在袁新毅的報告會上發難,不然還有三天時間,怎么也夠了。
可惜,現在說什么都晚了。
“陳輝,別沖動!”
才剛走兩步,云偉就拉住了陳輝,對他微微搖頭。
他倒是記得那個證明,可現在告訴陳輝顯然已經來不及了,不說這么多人看著,他要是真做了,那可就是欲蓋彌彰,不打自招了。
更何況,這個證明也并非那么明顯,就算他給陳輝說了,一時之間陳輝也不一定能完全領會。
當真是要命!
這個時候陳輝上臺去除了火上澆油,沒有任何幫助,不如息事寧人,反正最壞的結果也不過是讓時間去平息這件事,讓這場風波成為無頭公案,留與后人評說。
可惜的是,他們明明都已經找到了翻盤的關鍵武器,沒想到陰差陽錯的,竟然沒能派上用場。
一場必勝的棋,最后成了和棋,這是他們不愿看到的。
因為如果今天他們沒有拿出這個證明,以后拿出來也不會有任何作用。
陳輝同樣微微搖頭,撥開了云偉的手,繼續向主席臺走去。
“今天是學術報告會,我們只談學術,其他不相關的問題,等到后面再問吧。”
這時,歐洲數學學會主席布吉尼翁起身說道,身為東道主,他自然不可能讓自己邀請來的嘉賓下不來臺。
呼!
布萊恩特松了口氣,如果繼續糾纏下去,他還真擔心出什么變故。
現在這樣就挺好的。
“既然是學術報告,那我們今天就來談談學術吧!”
但就在這時,主席臺上忽然多了一個年輕人。
陳輝來到老師袁新毅身前,站在報告臺前,拿起話筒,面向報告廳眾人,看向那個富態禿頭中年,隨后目光一轉,看向了坐在第三排左側的布萊恩特和奧利弗,隨后轉身,來到報告臺后方,袁新毅身旁。
“老師,不好意思,借你電腦用一下。”
說著陳輝挪過袁新毅做報告用的電腦,熟練的打開網頁,進入《數學物理通訊》官網,找到奧利弗的那篇論文,下載,打開,一氣呵成。
袁新毅原本還準備說些什么,但看到陳輝勝券在握的模樣,也不再多說什么,反而起身,將位置讓給了陳輝。
原本神色郁郁的奧利弗陡然抬起頭,看向主席臺,眼中的慌亂根本隱藏不住。
就連布萊恩特都有些緊張起來。
“難道論文中還有什么陷阱?”
“不,不可能,就算論文有什么問題,他也沒辦法證明抄襲!”
布萊恩特穩定心神,看向主席臺。
富蘭克林則是皺眉,他不知道這個小子要搞什么花樣,但他相信,這小子也搞不出什么花樣來。
很快,陳輝已經完成操作,只見主席臺上的投影儀上左右兩邊分別展示了兩篇論文,陳輝劃動鼠標,兩篇論文滾動,最后停留在某一頁。
“想必不少朋友已經看過這兩篇論文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這兩篇論文中,都用了同一條引理,即對于任意具有C_n旋轉對稱性的二維分數陳絕緣體,其分數陳數的分母n必為對應模形式級數N的素因子,即存在素數p使得p∣N且p=n。”
“這條引理是后續證明的基石,如果這條引理不成立,那么后續的證明就都只是空中樓閣,是不成立的。”
陳輝抬起頭,看向奧利弗,“那么我想問問這篇論文的作者,奧利弗先生,請問,你是怎么得出這條引理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