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鄭大夫與王氏聽聞兒子回來了,立時跟著宋平來到了宋家。
剛邁入院門,王氏一眼便看到了側(cè)立在門邊,那道修長的身影。
王氏深怕是自己的幻覺,下意識的喚出聲,“懷明,是懷明嗎?”
鄭懷明聽到魂牽夢縈的聲音,轉(zhuǎn)過身來,看到滿頭華發(fā),蒼老許多的父母,不禁快走幾步上前,哽咽著應(yīng)聲道:“娘,是我,我回來了!”
王氏見到了心心念念的兒子,也顧不得此刻還在旁人家里,猛地上前,一把將兒子抱住,嚎啕大哭。
這哭聲里,有喜悅、有彷徨,有宣泄。
鄭大夫站在一旁,也忍不住濕了眼眶。
宋芷等人亦沒有上前打擾,直到師娘將這些年壓抑在心頭的情緒宣泄了出去,這才上前道:“師父,師娘,咱們先進屋?!?/p>
“今兒個家里高興,咱們在一處熱鬧熱鬧?!?/p>
王氏不好意思的抹了抹眼淚,一把握住宋芷的手,“瞧我,光顧著看你師兄了,竟是都忘了問你,先前聽說云城那一帶出現(xiàn)許多災(zāi)民,你們這一路可還順利?”
宋芷邊扶著人往堂屋走,邊俏皮的道:“路上順利著呢,您瞧我們不是好端端的站在這里嘛!”
失蹤多年的兒子終于回來,老夫妻兩人一掃沉積在心中的郁色,被宋芷哄的開懷。
宋芷將人安置在堂屋,讓師兄陪著說話,而后詢問周煜,“你可要先回去?”
不是她不留周煜吃飯,實在是他離開縣衙已久,縣衙必定有許多積蓄的政務(wù)待他處理。
周煜確實有此打算,他微微點頭,“縣衙還有事,我便先回了,待我處理完公務(wù),再來尋你?!?/p>
宋芷點頭,領(lǐng)著他去同吳氏道別。
吳氏剛將敕封供奉上,聽說周煜要離開,她也不敢強留人。
只一路將人送到門外,看著人上了馬車,這才匆匆回家準備飯食。
村中的鄉(xiāng)鄰,聽說宋芷回來了,隨行的還有鄭大夫失蹤多年的兒子。
紛紛跑來宋家道喜。
一時之間,整個小院歡聲笑語不斷,熱鬧不已。
村學(xué)下學(xué),鄭慧領(lǐng)著孩子們歸家,半路上便看到候在路上的宋平與宋芷。
三個孩子,見到自家阿姊,小炮仗一般沖到宋芷身前,將之團團抱住。
鄭慧見到好友臉上亦是露出喜色,跟在孩子們身后朝兩人走去。
宋平快一步走到妻子面前,笑著同她說了小叔回來一事。
鄭慧聞言,驚喜的握住丈夫的手,“真的嗎?小叔也回來了?”
兩人都是內(nèi)斂的人,從不曾在外頭牽過手。
宋平回握住妻子的小手,臉上不自然的出現(xiàn)一抹紅暈,卻故作鎮(zhèn)定的點點頭,“走吧,回去你就能見到。”
感受到自己的手被丈夫握住,回過神來的她也有些不好意思,她抽了抽手,沒抽動,臉上更是爬上一抹嫣紅。
一旁的宋芷見兩人親密無間的樣子,也沒有急著上前同好友打招呼,同三個小鬼頭使了使眼色,先帶著人往家走。
宋平見人走遠,也牽著妻子的手跟了上去。
回到家里,小夫妻兩人去拜見了鄭懷明。
宋平端著茶盞,恭敬奉上,“小叔,我與慧兒成親時您遠在邊關(guān),未能親臨,今日特地帶慧兒來給您敬茶。"
鄭懷明看著這個從前跟著自己屁股后面學(xué)采藥的小丫頭,如今已嫁為人婦。
心中亦是感慨頗多。
他接過宋平遞上來的茶盞,淺戳一口后,囑咐其好好照顧侄女,而后從隨身的包袱里,翻出兩件禮物,一件是樣式別致的銀釵,另一件則是一本農(nóng)書。
“我聽阿芷說,你喜歡琢磨莊稼,近些日子還學(xué)著整理耕作紀要,這是我從云城書鋪里淘來的,希望對你有用!”
宋平鄭重接過農(nóng)書,言辭懇切的道:“多謝小叔,我一定好好看?!?/p>
熱熱鬧鬧的用過飯食后,眾人不再拉著宋芷、鄭懷明說話,十分貼心的囑咐兩人先回去好好休息。
畢竟趕了這么多天的路,身體也確實疲乏,待各自回房梳洗后,倒頭便睡了過去。
另一邊,周煜便沒有這般好的待遇了。
聽聞縣官大人回來了,縣內(nèi)的主簿,縣丞全都匯集在衙門內(nèi)。
待周煜一回來,一眾官吏便將人團團圍住,公文一件一件的同他匯報、批復(fù)。
經(jīng)過近一個時辰的轟炸,周煜疲憊的揉了揉眉心,將手邊的冊子放在了案幾上。
而后開口道:“也就是說,去年的雪災(zāi),咱們縣內(nèi)受災(zāi)情況尚在可控范圍內(nèi),只是后來從安寧縣來了一批災(zāi)民,現(xiàn)在住在城外的莊子上!”
張主簿上前一步回稟道:“是的,大人,災(zāi)情發(fā)生時,下官便組織城內(nèi)的富戶,捐錢、捐糧。”
“再加上官營鋪子今年營地頗豐,下官斗膽暫支了兩千兩,用于采買糧食、御寒衣物發(fā)放給這些災(zāi)民?!?/p>
“不過這一次還要感謝王家,能夠主動拿出城外莊子安置這些災(zāi)民,有王家?guī)ь^,后續(xù)再同其他鄉(xiāng)紳開口,倒也還算順利?!?/p>
周煜點點頭,“咱們縣內(nèi)可有煤山?”
幾人消息并不如周煜靈通,并不知曉用煤炭制作煤球一事。
張主簿想了想后,搖頭,“咱們縣內(nèi)好像沒聽說過?!?/p>
也是,不可能什么好事都叫他們縣沾上,沒有煤山有連翹也一樣,同樣能給縣內(nèi)帶來經(jīng)濟效益。
周煜想了想道,“回頭問一問這些人有多少人愿意在咱們縣落戶,每丁男可分得五畝田地,若家中無成年男丁,成年女子亦可同樣獲得同樣田地?!?/p>
“若是家中已無人,又未成年者,送入慈幼局撫養(yǎng)。”
張主簿拱手,“下官遵命,稍后便派人去統(tǒng)計?!?/p>
“只是現(xiàn)在離夏收,還有好一段時間,近小一千人咱們也只能救濟一時,安頓他們不是問題,最關(guān)鍵問題這些人在這一段時間如何立足?”
現(xiàn)下天下承平?jīng)]幾年,人口銳減,如他們這種下縣其實地多人少,若是能將這些人留下來,對縣內(nèi)發(fā)展無疑好處多多,但相應(yīng)的這些人在在此期間的生存問也需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