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魯阿巴嘎!阿媽新釀的馬奶酒,特意給您留著呢!”巴圖用帶著牧區腔調的漢語喊道,聲調像馬蹄踏過草坡般起伏。
他故意把尾音拖長,像套馬桿在空中劃出的弧線。
朝魯老人沒應聲,渾濁卻銳利的目光越過巴圖肩膀,直接釘在祁明遠身上。
當兩人走到三步之內時,朝魯老人突然從喉間擠出一聲:“漢人?”
這簡短的兩個字像被風干的牛皮鞭抽在空氣中,帶著粗糲的質感。
巴圖立刻上前半步,手指無意識地繞著腰間銀壺的鏈子打轉:“是哩!是林大夫和黃專家的貴客!專程來朝圣您老人家的琴藝,在外面就聽說您的琴聲能讓母駱駝都停下產奶哩!”
他刻意加重了“林大夫黃專家”這幾個字的音量,仿佛這是最管用的通行證。
朝魯老人枯枝般的手指輕輕撫過馬頭琴弦,渾濁的眼睛里閃過一絲銳利的光:“后生,你當真稀罕我這老調調?”
琴箱在他膝頭微微震顫,發出低沉的共鳴。
他皺起鼻子,像聞到腐肉般扭曲了面孔,“你們城里娃娃,不都愛聽那些……那些……電喇叭里鬼哭狼嚎的動靜么?”
一聽到朝魯老人說這個,祁明遠喉結微動,腦海里也是想起巴圖方才的提醒。
隨后,他刻意放慢語速,讓每個字都像馬奶酒般溫潤:“馬頭琴的音色啊,就像草原的晚風撫過心尖子。城里那些電子音,哪有這般能熨帖靈魂的力道?”
這話倒不全是奉承,他想起深夜刷手機時,偶然劃到的那段馬頭琴視頻。
低沉的琴聲像是有生命一般,從手機揚聲器里溢出的瞬間,竟讓他這個從未踏足草原的南方人,莫名看見了月光下起伏的草浪。
那種奇異的代入感,連最頂級的降噪耳機都帶不來。
祁明遠說完,朝魯老人枯瘦的手指突然在琴弦上重重一壓,馬頭琴發出低沉的嗡鳴,像遠處滾過的悶雷。
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氣,胸腔如風箱般鼓起,喉頭顫動間,一聲蒼勁的長調破空而出:
“啊——嘿——”
這聲音根本不像是從七十多歲的軀體里發出的,倒像是從大地的裂縫中迸發出來。
琴弓在羊腸弦上摩擦出沙啞的震顫,祁明遠仿佛看見音浪在空氣中具象化。
那是成群奔馳的野馬踏起的塵土,是暴風雪中艱難前行的勒勒車,是老牧人蹲在敖包前點燃的柏枝青煙。
琴聲突然轉為急促,老人的靴跟開始隨著節奏叩擊地面。
遠處掛在蒙古包頂的銅鈴無風自動,和著琴聲發出細碎的叮當聲。
祁明遠發現自己的呼吸不知何時已與琴聲同步,每一次吸氣都恰好卡在琴弓回撤的瞬間。
這一刻,祁明遠感覺自己的靈魂正在琴聲中漂浮。
他忽然想起文學課上讀過的那句話:“要寫草原,不能只寫草浪與藍天,要寫你要寫草原,就不能只寫草原,要寫孤獨的蒙古包、低沉的馬頭琴和悠遠的長調……”
琴聲漸歇,他的眼簾緩緩垂下,整個人仿佛與草原的呼吸融為一體。
天地交界處,一座孤零零的蒙古包像被遺忘的棋子,蹲踞在蒼茫暮色中。
西風掠過,將裊裊炊煙撕扯成縷縷殘絮。
老牧人布滿溝壑的手指撫過斑駁的馬頭琴,松香粉末如時光碎屑般簌簌飄落。
那琴箱上的每一道劃痕,都刻著草原的風霜。
悠長的調子里,沙啞的顫音時隱時現,恍若遷徙途中落單的老羊,在暮色中一聲聲呼喚著遠去的同伴......
突然,朝魯老人的琴弓劃出一道凌厲的弧線。
祁明遠渾身一震,驀地睜眼,這才發現自己的手掌正無意識地叩擊著膝蓋。
那節奏竟與幾十公里外賽里木湖的浪濤嚴絲合縫,仿佛整片草原的心跳都在這瞬間與他共鳴。
一曲過后,朝魯老人也停了下來,他望著眼前投入的祁明遠,臉上露出了滿足。
琴聲停下后,朝魯老人放下馬頭琴,沖祁明遠點點頭,露出滿意的笑容。
但很快,他的表情又黯淡下來。
老人深深嘆了口氣,粗糙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琴弦,聲音低沉而蒼涼:“唉……要是蘇和那孩子能像你這樣懂得欣賞就好了。”
祁明遠沒有接話,轉頭看向巴圖。巴圖微微搖頭,遞給他一個心照不宣的眼神。
巴圖早些時候曾提起,朝魯老人的孫子蘇和確實深得馬頭琴真傳,只是那小子總愛搞些新花樣,硬是把祖傳的琴藝和時興的說唱攪和到一塊兒。
祁明遠不禁想起在音樂節上聽過的那支蒙古族樂隊。
馬頭琴蒼涼的弦音在電子節奏里起伏,說唱詞句像脫韁的野馬般奔騰而出,那種傳統與現代碰撞出的野性力量,確實讓人聽得血脈僨張。
他自己就曾在臺下跟著節奏跺腳,被那種粗糲的生命力深深打動。
祁明遠注視著老人布滿裂痕的手指輕輕撫過琴弦,那小心翼翼的動作像是在觸碰初生的羔羊。
他突然意識到,在朝魯老人心中,這樣的“創新”無異于在經幡上涂鴉,不是進步,而是一種令人心痛的褻瀆。
老人粗糙的拇指無意識地撥動琴弦,發出一聲低沉的嘆息:“蘇和那孩子總說什么……這叫‘新潮流’……
他學著年輕人滿不在乎的語氣,可話音未落,嘴角便不受控制地垮了下來。
“可草原的規矩啊,”老人突然用力扯動琴弦,發出錚然聲響,他的手在空中劃出一道緊繃的弧線,“就像套馬桿的皮繃得太緊會斷,放得太松……就套不住烈馬了。”
“又是規矩……”祁明遠影后,在在心里默念。
自從踏入這片草原,這個詞就像馬蠅般在他耳邊揮之不去。
放牧要按規矩,祭敖包要按規矩,連喝酒唱歌都有一套祖輩傳下來的章程。
這里的規矩不像城市里那些可以隨意修改的條文,而是像草原上盤根錯節的芨芨草,深深扎根在每一寸土地里。
他盯著老人青筋凸起的手背,忽然覺得那把馬頭琴上仿佛纏滿了看不見的繩索。
這些所謂的“傳統”,在年輕人耳中會不會只是陳腐的枷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