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機的轟鳴聲徹底消失在天際,紅、藍煙跡在蘇家村上空凝成淡淡的印記,如同天空遺落的勛章。
祠堂廣場上的歡呼聲漸漸平息,卻帶著一種意猶未盡的亢奮,每個人的臉上都泛著激動的紅暈,連呼吸都帶著些微的顫抖。
蘇博文走到祠堂門口的廣播臺前,清了清嗓子。
那略顯沙啞卻中氣十足的聲音透過喇叭傳遍全村,瞬間壓過了殘余的喧鬧:
“各位來賓,各位親朋好友!剛才的戰機表演,是國家對我們蘇家兒郎的肯定,更是對所有保家衛國英雄的禮贊!”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廣場上黑壓壓的人群,聲音里帶著難以掩飾的驕傲:“咱們蘇家,幾百年傳承‘忠勇傳家’的祖訓,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今天,借著這股子喜氣,我們蘇家的晚輩們,也想給大家露一手——接下來,由蘇氏宗族子弟為大家獻上一段‘蘇家拳’表演,讓各位瞧瞧我們蘇家的精氣神!”
“好!”人群中立刻爆發出雷鳴般的叫好聲,剛才被戰機震撼到的情緒瞬間找到了新的宣泄口。
直播鏡頭立刻對準祠堂前的空地——那里早已清理干凈,三十多位身著統一練功服的蘇家子弟正列隊站好。
他們中有十五六歲的少年,也有三十多歲的青壯年,甚至還有幾個扎著馬尾辮的姑娘,個個脊背挺直,眼神清亮,透著一股與年齡不符的沉穩。
“終于等到了!”之前那位穿漢服的主播激動地調整鏡頭,“早上就聽說蘇家要表演武術,我還以為被戰機搶了風頭要取消呢!”
彈幕瞬間刷屏:
“蘇家拳?是剛才小不點比劃的那種嗎?”
“看這架勢不簡單啊!個個站得跟標槍似的!”
“那個扎馬尾的小姐姐我見過!早上搬桌子的時候,一個人扛著實木八仙桌健步如飛!”
“我爺爺說真正的傳統武術講究‘練氣’,不是花架子!希望蘇家別讓人失望!”
蘇博文對著列隊的子弟們點了點頭,高聲喊道:“起勢!”
三十多人同時抱拳,左手在前,右手在后,拳心相對,動作整齊劃一,連袖口擺動的幅度都分毫不差。
“哈!”隨著一聲齊喝,眾人同時踏出右腳,馬步扎得穩穩當當,青石板地面仿佛都被震得微微發顫。
第一式“開門見山”,拳風凌厲,直取前方,卻在距離地面寸許處驟然收勢,帶出的勁風卷起地上的落葉,在空中打了個旋兒才緩緩落下。
“好!”圍觀的群眾里有懂行的,立刻高聲叫好。
戰鷹小隊的隊員們看得目不轉睛。
猴子摸著下巴,咂咂稱奇:“這馬步夠穩的??!比咱們部隊那些偵察兵的考核時標準多了!”
大熊點頭附和:“你看他們的呼吸節奏,出拳時呼氣,收拳時吸氣,跟周默說的古法吐納術一模一樣!”
周默的目光落在隊伍中一個小姑娘身上——那姑娘看起來才十三四歲,出拳時卻力道十足,拳頭帶起的風聲清晰可聞。
他忽然想起早上看到的場景:這小姑娘一腳踹在木樁上,那碗口粗的木樁竟晃了晃。
“不是花架子?!敝苣吐暤?,“他們的發力方式很特別,是從腰腹帶動四肢,典型的內家拳路數?!?/p>
表演仍在繼續。
“蘇秦背劍”“野馬分鬃”“雙峰貫耳”……一套套拳法行云流水,招式雖不花哨,卻招招見功。
三十多人的動作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的,轉身時衣袂翻飛的弧度都絲毫不差,仿佛排練了千百遍。
當演到“橫掃千軍”時,眾人同時出腿,褲腿帶起的勁風匯聚在一起,竟吹得前排觀眾的頭發向后飄起。
“我的天!這力道!”前排有記者下意識地后退一步,攝像機都差點拿不穩。
網絡直播間的彈幕徹底炸了:
“剛才那腿法!我暫??戳?!腳背繃得跟鋼板似的!”
“注意看地面!他們落腳的地方,青石板上有淡淡的白痕!那是鞋跟磨出來的!”
“我爸是武術教練!他說這絕對是童子功!沒有二十年功底打不出這氣勢!”
“那個穿白衣服的小伙子!他拳頭捏緊時,手背青筋都沒爆!這是把力道收在骨子里了!”
表演進入**,三十多位子弟突然變換陣型,以祠堂為中心圍成一個圓圈。
隨著蘇博文一聲“合”,眾人同時出拳,拳頭擊向虛空,卻發出整齊劃一的“嘭”聲,如同悶雷滾過廣場。
‘聚氣拳’!
蘇寒雖然小時候不愛練武,卻對蘇家拳法的口訣爛熟于心。
這“聚氣拳”講究“一人為點,眾人成面”,將所有人的內勁匯聚在一起,看似是表演,實則是在演練團戰的配合——
就像戰場上的士兵,既要單兵作戰勇猛,更要懂得協同作戰。
圓圈中央,一個須發皆白的老者突然走出隊列。
他穿著洗得發白的練功服,身形瘦削,卻腰桿筆直,正是早上演示硬氣功的那位族老。
………………
白天有事,趕出來今天的先更新了!明晚凌晨才有更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