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平靜的日子里,王家又迎來一樁大喜事——二哥要成親了!
新娘子是錢鏢頭的幺女——錢彩鳳。
這幾年,王明志風雨無阻地跟著錢鏢頭習武,一身筋骨打磨得愈發精悍,性子也褪去了幾分少年的跳脫,多了沉穩。
錢鏢頭看在眼里,喜在心頭,對這個肯吃苦、有天賦的農家后生愈發看重。
前些日子,竟主動詢問了王二牛,要將自己那自幼習武、性情爽利的幺-女許配給他。
王二年自然開心,他和彩鳳很熟,而且也一直欣賞這個性情利落的女子。
不過他也沒有立刻答應,怕傳出去不好。直言說要回家告知父母,讓父母找媒人過來相談。
于是,錢鏢頭對這個徒弟,也是未來的“女婿”更加滿意了。
這門親事回家后告知王金寶和趙氏,他倆自然是千肯萬肯。
錢家是鎮上有頭有臉的人家,閨女雖不是嬌滴滴的閨秀,但能文能武(主要是武),性子也利落,配自家這個黑塔似的二小子,再合適不過。便立刻找了十里八鄉有名的媒婆,帶上了不是特別貴,但是充滿了農家的心意的禮品上門去說媒,很快就定了婚期。
農家其實沒那么多講究,定了那便找個好日子便準備成親。
王明遠之前也見過這位未來的二嫂。
有次去張文濤家,正撞見她在鏢局后院的演武場上練功。
好家伙!那姑娘身形高挑,比尋常女子壯實許多,一身勁裝,雙手舞動一柄分量不輕的熟銅瓜錘,虎虎生風!
自家二哥則手持一柄厚背大刀,兩人你來我往,刀光錘影,打得是火星四濺,金鐵交鳴,煞是熱鬧!那場面,與其說是比武,倒更像是一對……嗯,門當戶對的“煞星”在切磋!
王明遠當時瞧著,就覺得這倆人站一塊,那氣勢,那身板,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
沒想到,這沒過幾個月,竟真要成一家人了。
王明遠看著家里人的身形,再想想即將進門的這位新二嫂,心里不由生出幾分感慨:
他們老王家這“黑熊窩”的稱號,怕是這輩子都摘不掉了!這“力拔山兮”的家風,是要代代相傳,發揚光大了。
——————
這日散學歸家,剛走到清水村村口,便覺出不同往日的喜慶氣氛。
遠遠望去,自家那翻新過的院落,更是披紅掛彩,煥然一新。
這幾年鹵肉生意紅火,家里也的確攢下來不少錢,扣除母親和父親固執的攢下給自己科舉的錢,另外的錢早都夠起幾房新的院子。考慮到二哥馬上成親,虎妞和狗娃也慢慢大了,大哥和大嫂還又有了一個女兒,就更住不下了,于是就著手改建了房子。
原本低矮破舊的土坯房,旁邊如今已變了模樣。
舊屋還在,現在則養了更多的豬,還能曬更多的草藥,另外還要每天熬煮很多的的鹵肉鹵味,現在基本上被用作“王氏工坊”的用途了。
旁邊新起了半圈青磚大瓦房,圍成一個敞亮的半“回”字形小院。
新瓦房頂上鋪著整齊的黛瓦,檐角還特意嵌了鎮宅的獸頭瓦當,透著莊戶人家難得的體面,父親和母親說這是證明咱家有讀書人的底蘊。
院墻也由土坯換成了結實的青磚,看著就清爽利落。
此刻,院門上貼著斗大的紅雙喜字,門頂上掛著紅綢。
院子里,大嫂劉氏正指揮著幾個幫忙的村婦,往晾衣繩上搭曬新漿洗的被面、枕套,大紅的底色在夕陽下格外耀眼。
王明遠剛踏進院門,一個穿著小紅襖、扎著兩個小揪揪的身影,就像只歡快的小雀兒,跌跌撞撞地從堂屋里沖了出來,直撲到他腿邊。
“三叔!三叔!”小奶音又脆又亮,帶著毫不掩飾的歡喜和期待,“糖糖!要糖糖!”
正是大哥王大牛和大嫂劉氏的閨女,他的小侄女,大名喚作王盤錦——這是去年王金寶發話,讓王明遠給家里新一輩重新取的名兒。
其實小名和虎妞如出一轍,叫做豬妞,因為家里養了很多豬。
王金寶覺得,家里如今也算“書香門第”了(起碼有個讀書的),小輩的名字不能再是“虎妞”、“狗娃”這般土氣,得有點“文人氣質”。
于是,大哥王大牛改名“王明心”,二哥王二牛改名“王明志”。虎妞得了個“王玉珠”的雅名,狗娃則叫“王心恒”。
王金寶還大手一揮,定了規矩:往后王家男丁,從“明”字輩,如明心、明志、明遠,取明心志意的順序。
女孩兒則從“玉”字輩開始,如玉珠,接下來是盤,取玉盤螢流的順序。
雖然這取名規矩在真正的書香門第看來或許有些簡單甚至不通,但王金寶覺得響亮、有講究。
趙氏也覺得比從前好聽得太多,王明遠自然從善如流。
反正名字嘛,叫順了就好。
此刻,兩歲多的王盤錦(小名豬妞)仰著紅撲撲的小臉,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眼巴巴地望著王明遠,一只小胖手緊緊抓著他的褲腿,另一只手已經攤開伸到他面前,嘴里不停地念叨:“糖糖!三叔,糖糖!”
王明遠被這小家伙逗樂了,俯身將她抱起來。
小丫頭沉甸甸的,分量十足,不愧是老王家的血脈。
他變戲法似的從袖袋里摸出一個小油紙包,里面是幾塊鎮上買的、摻了芝麻的飴糖碎塊——這是他特意給家里幾個小的帶的。
“喏,豬妞乖,給你糖。”
他捻起一小塊,塞進小侄女迫不及待張開的嘴里。
珠珠立刻滿足地瞇起眼,小嘴吧嗒吧嗒地吮吸著甜味,小身子軟軟地靠在他懷里,還不忘含糊地嘟囔:“甜……三叔好……”
王明遠抱著小侄女,看著院子里忙碌而喜慶的景象,聽著兄嫂們中氣十足的吆喝聲,期待著過兩日二哥大婚的場景。
雞鴨魚肉都已經早早的買好了,幾個村里來幫忙的村婦緊鑼密鼓的收拾著。按照村里的規格,王家這已經算高檔次的,畢竟人人都知道王家這幾年的確“富”了,而且還出來個讀書人。
眾人看到王明遠進來,頓時幾個大嬸子便張口,問王明遠這個讀書人有沒有喜歡的女子,或者喜歡的類型,她家侄女或者外甥女,或者遠房親戚的女兒有待嫁的,便開始七嘴八舌的給王明遠介紹,這場面特別像后世的銷售。
母親趙氏則快步走出來,大聲喊道:“別什么牛鬼蛇神都給我兒介紹,我兒可是要科舉的,到時候中了再說,現在成親還太早了!”
幾個婦人便暫時打消了心思,不過看這個“讀書人”臉紅了,又開始東扯西扯其他的玩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