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孫氏把鯽魚給殺了,還按照林秋然說的,把魚肚子里面的黑膜也洗干凈。
林秋然在一旁剝蒜剝姜,切了一點辣椒,做蒜香鯽魚不用裹面糊,直接改花刀下油炸就行了,這樣魚肉不會散。
然后寬油炒少許蒜末辣椒,調個味兒不必太咸,等魚肉做熟直接盛出來,林秋然又就著剩下的湯汁把蒜末炒了,若是擺盤直接把蒜末油淋上去,等到了縣城,被這湯汁腌過,也入味兒。
孫氏和蕭大石把魚搬上車,臨走孫氏問:“秋然,這魚咋賣?”
鯽魚價錢便宜,二三文一斤,若是一下子貴四文,怕是沒人買。
林秋然道:“看看街上鯽魚多少錢,貴一倍就行了。”
孫氏點點頭,林秋然又看了眼板車,車和前幾日不太一樣,左右都包起來了,還鋪了被子,“娘,這車怎么……”
孫氏道:“明兒去于家莊,我和你爹推著你去。”
原來是為她準備的,林秋然笑了笑,“多謝爹娘。”
走路的確累,況且還要做飯,能省點勁兒自然好。沒想到孫氏考慮得這么周到,連車都給準備了。
孫氏咧著嘴笑,“那我和你爹就去了。”
林秋然輕輕點了下頭,“嗯,賣不完就早點回來。”
孫氏已經賣了三次魚,倒是不會像第一回那么犯怵,只不過今兒做的鯽魚,也不知道好不好賣。
兩人巳時出門的,林秋然留在家里收拾了明兒出門要帶的東西,一條汗巾,一小布袋從家里翻出來的山楂干,前面的是因為現在天熱,又在灶臺邊上,少不了熱得出汗,做菜要干凈,這個必須得備著。后面的燉肉能用,葡萄她已經吃完了,放山楂干也行的。
還有得帶點吃的,一上午都干活,林秋然怕餓,廚子可以試味道卻不能偷吃,加上村里缺糧食,所以得自己帶。
天熱,一般東西放不住,林秋然打算晚上孫氏買肉回來了,做點咸口饅頭,然后給烤干成饃片,裝袋子里慢慢吃。
要是瘦肉多,還能做點肉脯,吃著方便。
林秋然還以為今兒魚多,賣得慢,但今日孫氏回來得比以往還要早,林秋然看桶,也都賣光了。
林秋然笑著問:“今兒怎么賣得這么快?”
孫氏道:“我也怕不好賣,結果客人一看魚小價錢比鯉魚便宜,嘗嘗味道又不錯,買的人可多了,一人一條很快就賣完了,有的人還一口氣買三四條。”
就是鯽魚一條也沒多重,大點的一斤半,小的一斤出頭。別看賣得多,賺的錢跟前兩天比還少了呢,今兒賣了一百九十八文,買肉花了十文錢,吃飯花了六文,還剩一百八十二文。
孫氏把錢給林秋然,“你拿著。”
“娘辛苦了。”林秋然把零的兩文錢給了孫氏,剩下的自己收著,這幾日賣魚加上她去于家莊的定金,加一塊有九百五十文了。
做魚是不錯,在河里撈不用什么本錢,就是量上不去,一日那么幾條幾條地賣,賺得還是少了些。
可若撈得多,別人看見肯定眼饞,一群人守著一條河撈,倒不如蕭大石撈幾條然后快點回來。再找到更好的賺錢生計前,這算很不錯的來錢路子了。
孫氏笑笑,“辛苦啥,就走那么幾步,你看今兒這肉好。”
林秋然把肉接了過來,孫氏買的還是五花肉,模樣漂亮,但是做肉脯不太好,她便和了點面,把肉剁成餡兒,打算晚上做些肉龍。吃不完的烤成饅頭干,明兒帶過去吃。
本來孫氏也想給林秋然準備些,看林秋然自己準備了就沒插手,她找來兩個竹水筒,方便明兒帶水,又把車擦擦整整干凈。
晚飯前,孫氏看著車還是不滿意,最后又在褥子上鋪了層竹涼席,“他爹,你去薅點荷葉,明兒要是下午回來,遮著點也省得熱。”
林秋然聽這話從廚房出來,“爹,吃過飯再去吧,飯熟了。”
孫氏煮了稀粥,但林秋然堅持給二人一人一個肉龍,這個做起來倒是容易,面發好后搟開,然后裹餡兒,卷起來切成小塊兒的就能上鍋蒸了。
蕭家用的老面,但林秋然頭一次用這個,還不太熟練,發得不太好,但餡料好吃,是用家里的醬做的醬肉餡兒,一半餡兒炒過,所以能均勻地攤在面皮上,有點像以前吃得土家餅,入口也不那么膩。
孫氏拗不過,嘴里一直念叨著,“肉是給你買的,你做你吃的就行了。”
而蕭大石手里拿著,不知吃還是不吃。
林秋然道:“快吃吧,家里也賺了些錢,不差那一口,吃完早點睡,明兒咱們寅時就得出門。”
這也是席面不算大,若是再大一些,就得提前一兩天準備東西了,比方說吊高湯,燉肉,有的肉菜得燉幾個時辰,只半日是不夠的。
不過村子里的席面,菜也訂好了,半日足夠,對林秋然來說還算簡單。
天黑下來,林秋然把饃片烤了就睡了,次日一早,天蒙蒙亮她就被孫氏喊起。這是夏日,放在現代不過四點鐘。
林秋然起來梳洗,孫氏做了早飯,給林秋然的依舊是另做,把昨兒的饃片拿了出來,又蒸了雞蛋羹,家里雞蛋不剩多少,今兒回來她去別人家換一些。
吃過早飯,孫氏和蕭大石就推著林秋然去了于家莊。
這戶人家也姓于,今日出殯,門口坐了好些人,屋內還有人在守靈。林秋然和主家打了聲招呼,就去廚房了。
她交代孫氏和蕭大石洗菜切菜,茄子有切片兒的,還有切成滾刀塊的,還有直接蒸不用切的,一盤切多少,她都給二人示范了一下。
菜一洗就是一大盆兒,他們做這個的時候,林秋然就先把糯米和各種豆子泡上,一會兒好蒸八寶飯。
肉餡兒剁好,豆腐碾碎,只做肉餡兒的丸子廢肉,也沒那么好吃,但加了豆腐和淀粉就不一樣了,更糯些。
接著做大菜紅燒肉,這回燉肉林秋然沒放葡萄,而是放了從蕭家帶來的山楂干。放兩三個就很管用了,燉出來的肉軟糯得很。
等過辰時,紅燒肉已燉上,該準備的菜也都備的差不多了。
林秋然抽空吃了口饃片,烤干水分后吃著脆,肉餡兒也成肉干了,再喝兩口水,胃里又充實起來。
這家的趙娘子還過來看了,見東西都備的差不多滿意地點點頭,“一會兒發喪,午時開飯,還有一個時辰。”
林秋然算著時辰,把飯給蒸上了,八十人,飯直接用木桶蒸的,得足夠吃,不然飯少了丟的是主人家的面子。
巳時三刻,涼菜已經都擺上桌了。
林秋然先把八寶飯蒸上,圓碗里抹一層豬油,再把糯米和各種豆子放進去,碗口撒紅糖,出鍋的時候換盤子扣下就是。
這道菜樣子最好看,糯米瑩潤油亮,紅糖化成汁,填到每一個細縫里,豬油增香,比起咸口的荷葉飯,林秋然更喜歡八寶飯。
而后便燒油炸丸子炸魚,先炸丸子,豆腐和肉餡兒混在一起,用虎口攢出半個拳頭大小的丸子,魚要后炸,省著丸子染上魚腥氣,炸魚孫氏也能幫忙,看著時辰,林秋然便開始炒熱菜。
林秋然有條不紊地炒茄子、蒜香鯽魚、燒丸子,都是一鍋出,便更得注意火候,否則很容易壞了味道。
等這四道菜做完,趙娘子過來說可以開飯了。
紅燒肉是早就燉好的,林秋然親自盛,一盆肥瘦相間,不然這桌都是肥的那桌全瘦,吃著也不盡興。一盆肉盛好,上面澆湯,在陽光下,肥肉都透光。
最后一道紅燒鯉魚,這個菜她做得熟,起鍋燒油調料汁,把炸好的魚放進去燉開,找長盤盛出來就行。
最后一道紅燒鯉魚端上桌,今兒的菜算是做完了。
林秋然松了口氣,揉了揉有些酸的胳膊,做席面多是一鍋出,鍋大鏟子也沉,有點累手,不過等做多了就好了,力氣也會大些。
還剩米飯沒盛,孫氏盛飯送過去了,趙娘子也過來了。
她還披麻戴孝呢,過來遞給林秋然一個小荷包,“林娘子,這里面是二錢銀子,今日辛苦林娘子了。”
林秋然愣了愣,道:“不是一錢嗎?”
已經給了定金,說好的也是兩錢銀子,別是記錯了。
趙娘子道:“林娘子手藝好,操持這席面也沒用我們費事,客人吃得也高興,就是沒多的位子,不便留你們吃飯了。”
是吃得很高興,每道菜都有人夸,尤其紅燒肉、紅燒魚、八寶飯,分量足味道好,說都趕得上縣城的席面。
事兒辦得好,讓于家面上有光,多犒勞也是應該的,再說請別的師傅本也該三四錢銀子。
林秋然笑著收下,“若是家里有喜宴,又不忌諱我死了夫君,還可以找我。”
趙娘子是覺著林秋然手藝不錯,若有喜事倒是可以考慮,她把三人送出去,林秋然坐上車,由孫氏蕭大石推回去。
孫氏給她拿了兩片大荷葉,“累壞了吧,快躺著睡會兒。”
林秋然額頭還有汗,因為炒了一上午菜,臉上還有些油光,孫氏心疼,林秋然可是實打實忙了一上午,中間歇著吃了幾口饃片喝了兩口水,她和蕭大石輕巧,洗洗菜切切菜,別的沒干啥。
林秋然點點頭,躺在板車上,有褥子墊著,雖顛卻沒那么顛,荷葉擋著也能遮太陽,還算舒服。
躺著躺著她就睡著了,等孫氏叫她,已經到家了。
林秋然還困,回屋睡覺了,孫氏趕緊去燒飯,燒好之后端林秋然屋里去了,以往蕭大石最古板,覺得懷孕干活也沒啥,但今兒啥也沒說。
不僅沒說話,還去撈魚了。
林秋然睡醒之后手臂酸疼,除此之外倒是沒什么感覺,出去一看,孫氏已經把晚飯燒好了,家里還有雞叫。
孫氏道:“我下午去跟人換了雞蛋,晚上給你炒的雞蛋,小雞也換了幾只。”
這個時節雞崽子少,不過也有,孫氏換了八只。
以前蕭家就養了三只雞,那時候不咋吃雞蛋,都攢下來。現在林秋然吃蛋,多養也不費事兒,還可以攢著賣錢,孫氏就多抱來幾只。
在小雞長大之前,就換雞蛋吃,十文錢給十二個蛋,價錢算合適的。
林秋然去看了眼小雞,剛出殼不久,就養在籠子里,尖嘴渾身毛茸茸,還怪可愛的。
她伸手摸了摸小雞,又問:“娘,總共花了多少錢?”
孫氏身上沒啥錢,這些應該不便宜。
孫氏搓著袖口,“雞蛋二十文,買了二十四個,小雞一只十四文,花了一百一十二文,總共是一百三十二文。”
林秋然:“娘算得真好,不過下回直接說多少錢就行了,我不查帳。”
孫氏眼角露出幾道笑紋,“哎,知道了,快吃飯了,你爹還撈了魚,不過我瞅著你今兒太累,不然明兒還是不做了?”
林秋然道:“睡一晚上就沒事兒了,明兒繼續做,順便幫我打聽打聽,誰家辦酒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