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使些如此低級下作的上不了臺面的手段!”
祝寧直接被氣笑了。
羅笙嘆氣:“家主,顯而易見,祝四叔那一派,至今賊心不死,總以為還有機(jī)會上位?!?/p>
祝寧撫了撫纖指,看著越發(fā)尖利的指甲,眼底閃過凜冽殺意,“既然他們爭著搶著送人頭,那我豈有不吃的道理?”
羅笙咽了咽唾沫,“家主打算如何處置?”
祝寧道:“扔進(jìn)鏡墟山,撐過三日的人,本家主便饒了他?!?/p>
羅笙倒吸了口氣,鏡墟山里的東西,能讓他們活過三日嗎?
“去辦吧?!?/p>
“是!”
羅笙離去的步子有些沉重,祝寧自從當(dāng)上家主后,性情便越發(fā)讓人難以琢磨了。
不過,轉(zhuǎn)念一想,祝家的牛鬼蛇神那么多,家主只是個小姑娘,背后既無父母叔伯撐腰,又無家世顯赫的夫家,她要在這個吃人的地方活下去,且活得很好,徒有良善是不夠的,那些人會咬得她連渣都不剩。
所以,還是心狠一點(diǎn)吧,總好過別人對她心狠。
祝媽媽侍候祝寧洗漱用膳,雖言行與平時無異,但祝寧洞若觀火,還是敏銳的發(fā)現(xiàn)了祝媽媽的不同尋常。
但她斂了斂眸子,只當(dāng)作沒看見。
膳后,祝寧躺在院里曬太陽,祝媽媽生怕她曬傷肌膚,給她頭頂撐了把傘,備了一盤點(diǎn)心。
“家主,要吃冰鎮(zhèn)西瓜嗎?”祝媽媽問。
祝寧點(diǎn)了點(diǎn)頭,“辛苦祝媽媽了?!?/p>
很快,祝媽媽便端著冰鎮(zhèn)西瓜回來了,挑了瓜瓤正中間最紅的一塊遞給祝寧。
祝寧一口咬下去,滿足的咂了咂嘴巴,“又甜又冰,好吃?!?/p>
祝媽媽看著像小女孩兒似的祝寧,情不自禁的露出了慈愛的笑容。
“把月兒接到棠園吧?!?/p>
祝媽媽的表情頓在了臉上,她怔怔看著祝寧,不敢相信她所聽到的話,“家主,你,你說什么?”
祝寧悠然一笑,“怎么,祝媽媽不愿意?”
祝媽媽頓時激動的紅了眼眶,“不不不,愿意,我怎會不愿意呢?可棠園是家主才能住的地方啊,月兒是祭品,已經(jīng)被關(guān)進(jìn)祠堂了,不到獻(xiàn)祭日,他們是不可能把月兒放出來的!”
“呵?!弊幠匦α艘宦?,“祝媽媽,你是不是忘了,你是我的人?”
祝媽媽屈腿跪了下去,淚水頃刻間落了滿臉,“家主,求你救救月兒吧,我只有月兒一個孫女,只要能讓月兒活下來,我可以付出任何代價,哪怕是要我的命都可以……”
祝寧坐起身,單手扶上祝媽媽,溫聲道:“我是不是說過,讓你注意膝蓋,不要輕易下跪?”
祝媽媽撐著祝寧站起來,難言的感動,反倒教她哭得好半天收不住。
祝寧十分無奈,“別哭了,讓月兒看見了,還以為我這個家主不尊老愛幼呢?!?/p>
祝媽媽一下子被逗笑了,“家主,月兒很乖,她不敢忤逆家主的?!?/p>
“說正事?!弊幗庀卵g的令牌,放進(jìn)祝媽媽手中,“你拿著它去祠堂,把月兒接進(jìn)棠園,從今往后,你們祖孫二人就在棠園住下來。到了獻(xiàn)祭日,我自有主張。誰有異議,讓他來找我?!?/p>
祝媽媽激動的連連點(diǎn)頭,“家主大恩,我們一家老小永生難忘,日后必為家主赴湯蹈火!”
“行了,快去吧,待把人接回來,我還有事要問你。”
“是!”
祝媽媽一掃頹廢,腳下生風(fēng)似的離開了。
羅笙奉家主令,處置了五個人,無論那些人如何哀求,她都沒有心軟,帶著棠園的護(hù)衛(wèi),將人丟去了鏡墟山。
此事,很快傳遍全族,一時之間,人人自危,對祝寧的畏懼,也越發(fā)深刻!
所以祝媽媽抵達(dá)祠堂,出示家主令牌,傳達(dá)了家主的命令后,看守祠堂的人,盡管不可置信,難以接受,卻也不敢違抗家主,而不得不打開祠堂的鎖,交出了月兒。
祝媽媽帶著月兒回到棠園,第一時間便來找祝寧。
年僅六歲的小女孩兒,又瘦又小,怯生生的,眼眶里明明盈滿了淚花兒,卻不敢落下來。
祝媽媽輕輕拍了拍孫女的背心,“月兒,是家主救了你,跪謝家主!”
小女孩兒立刻跪地,向祝寧磕了三個頭,稚嫩的嗓音,響亮而堅(jiān)定:“祝月兒拜謝家主!”
祝寧神情恍惚。
這一瞬間,她透過月兒,仿佛看到了十二年前的自己。
同樣都是六歲的孩子,同樣對命運(yùn)充滿了恐懼。
可那時分,沒有人像祝媽媽一樣,愿意為她挺身而出,包括她的親生父母。
他們視她為待價而沽的商品,以她的獻(xiàn)祭,在祝家換取利益。
所以,她從小便明白,人與人之間的情份,稀薄,亦或厚實(shí),與血緣無關(guān)。
一個人,要想活得好,必須將命運(yùn)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輕易釋放善意,也不輕易倚靠他人。
以利益,以籌碼,去定義一段關(guān)系,互不虧欠,才是最好的。
思及此,祝寧斂去眸底的真實(shí)情緒,吩咐丫環(huán)帶月兒下去休息。
祝媽媽把令牌交還給祝寧。
祝寧摩挲著銅制牌子上的紋路,輕聲道:“祝媽媽,我也不是白白搭救月兒的。血月夜,羅笙被樹妖迷了心智,是你手持銅鈴救了她。對嗎?”
“是?!弊寢屨f完,從懷中取出銅鈴,雙手奉上。
祝寧仔細(xì)察看銅鈴,好奇道:“為何這個銅鈴可以克制樹妖?你從何得來?”
祝媽媽現(xiàn)今對祝寧充滿了感恩,一五一十,分毫不敢欺瞞,“此銅鈴是我撿來的。今春三月,我被安排去祝四叔院里幫工,有天晚上,祝四叔喝醉了酒,竟同祝榮吵了起來,我聽到動靜,便躲在廚房沒敢出去,但是不多會兒,就有人來找我,讓我去拾掇書房。我這才知道,他們父子倆不只是吵架,竟還動了手,書房里的東西,被打砸了一地!”
“這個銅鈴,就是我在書房撿到的。我當(dāng)時并不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只以為是孩童的小玩意兒,便拿回家,打算給月兒玩幾日,然后再偷偷放回去。未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