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移防側翼 靜觀虎斗覓良機
旅指揮部內,電話鈴聲和參謀人員的報告聲交織在一起,氣氛緊張。王林站在瞭望口前,舉著望遠鏡,久久凝視著前方。濕冷的雨水順著他破舊軍帽的帽檐滴落,他卻恍若未覺。左臂的傷口在陰雨天隱隱作痛,但更讓他心頭沉重的是當前僵持消耗的戰局。
“旅長,”參謀長鐘光邦拿著一份剛收到的電文走過來,臉上帶著一絲古怪的神情,“衛戍司令部唐長官的電令,還有……一份‘友軍’轉來的‘關切’詢問。”
王林放下望遠鏡,接過電文。第一份是唐生智親自簽發的命令,語氣強硬:
“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獨立旅旅長王林鑒:據悉你部當面之敵攻勢減緩,然牛首山主陣地關系全局,不容有失。為加強核心區域防御,茲令你部將牛首山主陣地防務,即刻移交第七十四軍第五十八師接替。你部移交完畢后,移至牛首山與淳化鎮之間地域布防,負責掩護主陣地側翼,并保持機動,隨時策應兩翼作戰。此令,不得有誤。南京衛戍司令長官唐生智。”
王林看著這份命令,嘴角勾起一絲不易察覺的冷笑。果然來了。城里的“謠言”終究是引起了上面的猜疑,雖然沒有任何證據能證明與他王林和獨立旅有關,但唐生智這種多疑又剛愎自用的人,自然不會完全放心將扼守南京南大門的牛首山主陣地交給一支他心目中“信心渙散”、“喜好冒險”且“出身復雜”的部隊。更重要的是,王林之前那封“冒死直諫”請求疏散民眾的電報,早已觸怒了唐生智,這次調防,名為加強,實為削權與監視,生怕他王林“怯戰”或再行“不軌之舉”。將更“可靠”的嫡系中央軍74軍58師調上來,顯然更符合唐生智的心意。
{原時空真實歷史中也確實是58師防守的牛首山}
至于另一份所謂“友軍”轉來的“關切”詢問,則是拐彎抹角地打聽獨立旅是否有人近期“擅自離隊”或“散布不實言論”,其指向性不言而喻。
“看來,唐長官和某些人是認定了咱們在城里‘惹是生非’啊。”政委王光道也看完了電文,推了推眼鏡,語氣帶著幾分譏諷,“找不到證據,就把咱們擠到側翼去。”
鐘光邦嘆了口氣:“主陣地雖然壓力大,但物資補給和工事相對完善。移到側翼結合部,地域開闊,難以固守,補充也更困難,這……”
王林卻擺了擺手,臉上非但沒有不滿,反而露出一絲輕松:“無所謂,我看這樣挺好。”
“挺好?”王光道和鐘光邦都有些意外。
“嗯,”王林點點頭,目光再次投向窗外雨霧籠罩的戰場,“老鐘,你剛才也說了,主陣地壓力巨大,鬼子的炮火跟不要錢似的往下砸。我們留在這里,除了每天不斷消耗寶貴的兵員和彈藥,還能得到什么?擊退敵人幾次進攻?然后呢?等著被更強的炮火碾碎?”
他轉過身,看著兩位戰友:“唐生智信不過我們,正好。把這塊硬骨頭丟給58師去啃。他們是德械師,裝備好,彈藥足,又是唐長官的‘自己人’,守起來名正言順。我們挪到側翼,看似任務輕了,地位降了,但……空間反而大了。”
“空間?”王光道若有所思。
“對,空間!”王林走到地圖前,手指點向牛首山與淳化鎮之間那片相對開闊的區域,“這里地形復雜,水網稻田、丘陵村落交錯。固守,確實難度大,但反過來看,機動和隱蔽的條件也更好。更重要的是,從這里,我們可以更清楚地觀察到日軍對牛首山和淳化鎮兩個方向的進攻部署,甚至……能看到他們結合部的弱點!”
他的眼中閃過一絲銳利的光芒:“被動防御,除了消耗和傷亡,還是消耗和傷亡。我們獨立旅從湘江一路打到南京,什么時候打過這種純粹挨打的仗?劉行、楊涇河,我們也是靠主動出擊、夜戰近戰才撐下來的。現在到了南京外圍,難道就真的只能蹲在戰壕里等著被炮彈炸死?”
鐘光邦明白了王林的意思:“旅長,你是想……跳出防線,尋找戰機?”
“不跳出防線,但眼睛不能只盯著自己眼前這一畝三分地。”王林沉聲道,“日軍第6師團和第114師團,可不是軟柿子。”
他根據系統情報和近期偵察,向王、鐘二人分析道:
“據情報和戰場觀察,正向牛首山-淳化鎮一線壓過來的,主要是日軍第6師團和第114師團。
第6師團,代號‘明’,熊本編成,是日軍最精銳的常設師團之一,號稱‘黑色軍團’,作風野蠻彪悍,戰斗力極強。師團長谷壽夫,是個狂熱的好戰分子。該師團裝備精良,下轄兩個旅團四個步兵聯隊,以及騎、炮、工、輜各一個聯隊,滿編兵力超過兩萬五千人。攻擊**極其強烈。
第114師團,是今年戰爭爆發后緊急組建的特設師團,兵員多來自宇都宮地區,雖然裝備和訓練略遜于常設師團,但兵力規模同樣龐大,且作戰同樣兇悍。師團長末松茂治,也是個經驗豐富的指揮官。
這兩個師團,總兵力加起來超過五萬,火炮數量是我們的十倍以上,還有絕對的空中優勢。跟他們硬碰硬打陣地防御戰,就算是58師那樣的德械精銳,也絕對討不了好,更何況我們這種缺槍少炮、疲憊不堪的部隊?”
王林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所以,死守,只能是慢性自殺。我們必須換個思路。”
命令被不折不扣地執行。獨立旅上下雖然對突然被調離主陣地有些不解,甚至部分軍官感到不忿,但在王林、王光道的解釋和彈壓下,還是迅速整備,與前來接防的74軍58師部隊進行了交接。
58師師長馮圣法倒是頗為客氣,他對獨立旅在上海和此前防御中的戰績有所耳聞,交接時還對王林表示:“王旅長,貴部辛苦。主陣地就交給兄弟我了,側翼還望多多照應。”
王林也只是客氣回應:“馮師長言重了,貴部裝備精良,必能固守金湯。我部定當盡力掩護側翼,彼此呼應。”
交接過程順利,但王林能感覺到58師官兵身上那股中央軍嫡系的傲氣,以及對他們這支“雜牌”隊伍的隱隱輕視。他心中冷笑,并不點破,很快便率領獨立旅一萬六千余人,撤離了經營數日、浸透鮮血的牛首山主陣地,向預定的側翼區域開進。
新的防區位于牛首山與淳化鎮之間,地勢相對平緩,水網縱橫,村落散布。獨立旅迅速勘察地形,利用現有的溝渠、土坎、樹林和村莊廢墟,搶筑簡易工事。這里沒有主陣地那樣連綿的塹壕和堅固的火力點,更多的是依托自然地物構成的支撐點式的防御。
安頓下來后,王林便帶著望遠鏡和地圖,登上了防區內一處不起眼的小山包。這里視野相對開闊,可以隱約望見牛首山主陣地的輪廓。
此后數日,只要沒有事,王林就會一個人或者只帶著張紅土等寥寥數人,長時間地待在這個小山包上。他舉著望遠鏡,一動不動地觀察著,時而對照地圖寫寫畫畫,時而陷入長久的沉思。
雨水打濕了他的軍大衣,寒風凍僵了他的手指,他也渾然不覺。他的目光,越過了眼前泥濘的田野和焦枯的樹木,投向了遠方日軍那龐大而猙獰的戰爭機器。
他在看什么?他在想什么?
戰士們私下里議論,旅長肯定是在琢磨怎么給小鬼子來個狠的。政委和參謀長則知道,王林那驚人的戰場直覺和那顆永不安分的心,絕不可能甘心于僅僅“協防”和“策應”。
王林看著【活點地圖PrO MaX】系統里,代表日軍的紅色洪流主要涌向牛首山和淳化鎮兩個方向,其結合部雖然也有兵力覆蓋,但相對而言,戒備和密度似乎不如主攻方向。日軍的補給線也如同纖細的血管,在廣闊的戰場上延伸,看似強大,卻也處處是弱點。
“每天挨打,除了消耗,還是消耗……”王林喃喃自語,眉頭緊鎖
一個大膽的、近乎瘋狂的想法,開始在他心中慢慢滋生、成型。與其坐等日軍來攻,被動挨打,不如……主動伸出手指,去戳一戳這巨獸的腰眼?
這個想法越來越清晰,越來越強烈。他知道,這極其冒險,一旦失手,后果不堪設想。但獨立旅的存在,不就是為了在絕境中創造奇跡嗎?
他繼續站在小山包上,如同凝固的雕塑,目光銳利如鷹,在雨霧中搜尋著那稍縱即逝的戰機。下一步棋,該如何落子,他需要最準確的情報,和最恰當的時機。
山雨欲來風滿樓,而虎,已悄然潛行至獵物的側翼,屏息凝神,等待著亮出獠牙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