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帝賀能夠聽到姜虹亦在斬殺霍家暗探時喊出的那句“天左旋,地右動”,或者展昭也參與到大麥地巖畫的考究工作中,并了解到“蒼壁禮天”的符箓注解——“天左旋,地右動”,那么這其中可能隱藏著某種關聯和線索。
也許姜虹亦對這句話有著特殊的理解和認知,她或許能夠為帝賀提供一些有益的解釋或線索。這些線索可能會引導他們進一步探索其中的奧秘,甚至追溯到死亡谷這個神秘的地方。
姜虹亦與那同是來自死亡谷的藍色閃電張倩可有淵源?
死亡谷一直以來都是一個充滿謎團和傳說的地方,而“天左旋,地右動”這句話或許與死亡谷中的某種現象或秘密有關。通過姜虹亦的解釋或線索,帝賀或許能夠揭開死亡谷背后的真相,解開其中的謎團。
而若此時韓曉健或梁清波在場,則可認出姜虹亦正是那在絕情谷出現并指點“彼岸花”的神秘白衣女子。
但有時候事情就是這樣不巧,上蒼在為你打開一道門的時候,往往也給關上了另一扇窗。偏偏在帝賀最需要解開鐵隕石之謎時,以上事宜均未如期發生。時機未到乎?
那么姜虹亦又是如何加入藍鸮幽靈的?
帝賀此刻思考的是另一個問題,綜合之前的考古成果來看,兩塊鐵隕石或許與天庭龍族的飛船動力系統存在關聯,那么這兩塊鐵隕石的掉落地點是否隱藏著什么奧秘?
倘若沙坡頭的這一塊是從故障的飛船上墜落的,那么大青山的那一塊呢,難道真的是從南天門掉落的嗎?若是如此,那“南天門”便確實存在,就在我們頭頂上方。
此時,帝賀突然察覺到掉落照壁山的那塊鐵隕石與大青山的那一塊有所差異,這塊隕石的部分表面覆蓋著黑色熔融殼,而內部則呈現出灰綠色。
帝賀突然想起文元道長曾經提到過火星,雖然他對這個火星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星球一無所知,但僅僅是“火”這個字,就讓他不禁產生了一些聯想。
“火”通常代表著高溫和熾熱,那么這個火星所處的地方會不會比其他地方溫度更高呢?如此說來,掉落照壁山的那塊鐵隕石可能是一塊火星隕石?
帝賀暗自思忖著。如果天庭龍族真的移民到了火星,那么他們所使用的用于火星交通的飛船就必須要能夠適應火星的高溫環境。
帝賀的腦海中開始浮現出一艘飛船的樣子,它的外殼應該是黑色的,因為黑色可以吸收更多的熱量,同時也能夠更好地抵御高溫。這種黑色的熔融殼材料,不僅能夠保護飛船內部的設備和人員,還能讓飛船在火星的高溫環境中保持穩定。
帝賀的思緒繼續飄蕩,他想到了大青山上的那塊隕石。這塊沒有熔融殼的鐵隕石會不會是從月宮中墜落下來的呢?如果這個推斷是正確的,那么月宮所在的地方會不會就是傳說中的南天門呢?
然而,帝賀的腦海中又浮現出了那些天庭龍族人在夢中說過的話,他們說南天門在卡門線。這讓帝賀感到十分困惑,難道卡門線就是月宮所在的地方嗎?
帝賀搖了搖頭,覺得這個想法有些荒謬。根據他之前收集到的信息,卡門線似乎是在天庭龍族離開我們這個星球之前就已經存在了。那么,卡門線和月宮之間究竟有什么關系呢?
帝賀的思維越來越混亂,他覺得自己的頭都快要炸開了。這些看似毫不相關的線索,卻在他的腦海中交織在一起,讓他無從下手。
火星是否存在四季,夏秋季的飛船需要熔融殼,而春冬季的飛船不需要熔融殼,如此一來,大青山和照壁山的鐵隕石差異便能得到解釋。
然而,帝賀即刻否定了自己的這一想法,畢竟火星若地表溫度過高,那么飛船適應高溫的交通環境便不會有四季之分。
還有,若火星的地表是高溫的,依常理火星地表應該是暗紅色的。
且據明月長老所言:古籍中確有赤星的記載,或即火星也。赤星乃天空中特殊之天體,其亮度唯有金星、木星及土星可與之相較,夜空中之赤星亦較他星更具變幻色彩,頗具魅惑。然,多數時赤星呈紅色。
可為什么文元道長卻說火星大氣底層的塵埃會散射波長較短的藍色?
(在中國,自漢代起,火星便有“赤星”“熒惑”之稱。
謂之“熒惑”,緣由有三:其一,其光熒熒似火,呈赤紅色;其二,其亮度變化無常,時亮時暗,幾不可見,于天空中若隱若現,難以捉摸;其三,其于群星間穿梭,相較其他恒星背景,或順行,或停滯,或逆行,行跡飄忽,令人迷惑。
古人曾將火星與戰爭相聯。三國時期張揖所編《廣雅·釋天篇》載:“熒惑,一曰罰星。或曰執法。”罰與執法,皆為兵象之兆。
古人將星空劃分為二十八星宿,東西南北各七宿。每隔數十年,火星會運行至東方七宿之心宿附近,與代表帝王的恒星心宿二相逢。于占星術中,此天象名曰“熒惑守心”,被視作王朝統治不穩之象,乃大兇之兆。)
帝賀的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他立刻想起了照壁山鐵隕石暗影中那個神秘的“藍色太陽”。這個景象一直縈繞在他心頭,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如今,當他看到這塊掉落照壁山的鐵隕石時,心中的疑惑似乎有了一些眉目。這塊鐵隕石極有可能來自火星,也就是說,它是一塊火星隕石!
而夢中的那艘宇宙飛船,難道也是從火星而來?天庭龍族是否就是遷徙到了火星呢?
這一連串的疑問在帝賀的腦海中不斷盤旋。
然而,問題并沒有這么簡單。鐵隕石暗影中圍繞藍色太陽旋轉的彼岸花星云究竟是什么呢?它是火星嗎?可是,那彼岸花星云卻是血紅色的,與藍色太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還有那個不停旋轉的“紡綞形攪拌子”,它又代表著什么呢?難道它也是鐵隕石的一部分?或者,它有著其他更為重要的意義?
此外,盡管照壁山的這塊鐵隕石與大青山的那塊鐵隕石存在相似之處,然而,在其暗影之中,并未尋得那個所謂的“蟲洞”。
該蟲洞究竟為何物?莫非就是大麥地巖畫之“蒼壁禮天”中龍穿越的那個空間?它是否真如宗政明月等人所想,是一條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時光隧道”?
帝賀愈想愈覺其中似隱匿著一個巨大的謎團,而此謎團的答案,或許就深埋于那座神秘的無淚之城之中。
帝賀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關于無淚之城的種種傳說與故事,尤其是生長于無淚之城邊緣的那片彼岸花。此神秘花朵,其艷麗之色與獨特之形,令人難以忘懷。
它是否與照壁山鐵隕石暗影中顯現的彼岸花星云存在某種關聯?帝賀不禁陷入深思,他開始思索這兩者之間可能存在的聯系。
如果能夠解開彼岸花之謎,或許就能揭開彼岸花星云的奧秘,進而解開火星之謎。
帝賀的心中涌起一股強烈的探索**,他決定盡快找到無淚之城,去尋找那些被隱藏起來的真相。
如今梁清波所帶領的尋城小組遇到了巨大的阻礙,他們一直未能找到那個能夠破解無淚之城土林機關之“舞”驚鴻飛舞的有緣人。這個機關是進入無淚之城的關鍵所在,如果無法破解,他們的尋城之旅恐怕就要被迫中斷了。
在這種情況下,帝賀只能將希望寄托在二舅公的那封神秘書信上。這封信或許隱藏著無淚之城的重要線索,是他們解開謎團的關鍵。
帝賀心中暗自思忖,他越發確信天庭龍族與無淚之城之間必定存在著某種特殊的聯系。
而沮渠蒙遜提到的二舅公的那塊“李”字玉制鳳鳥龍骨腰牌,更是引起了帝賀的高度關注。這塊腰牌與風兒娘交給他的“風”字龍骨腰牌非常相似,而且似乎更為珍貴。根據他們一路以來的尋寶經驗來看,這樣的神秘物品往往都蘊含著巨大的奧秘。
帝賀不禁對這封神秘書信充滿了期待,他相信其中一定隱藏著無淚之城的重要秘密。只要能解開這個秘密,他們就能找到進入無淚之城的方法,繼續他們的尋城之旅。
只是讓人感到奇怪的是,這沮渠蒙遜究竟為何會如此悄無聲息地消失長達一載有余呢?難道說他也和展昭一樣,遭遇了某種意外導致失憶,然后被北匈奴人給擄走,并被迫成為了他們的贅婿不成?
帝賀萬萬沒有料到,他夢寐以求的神秘書信,此刻竟靜靜地躺在平吉堡明堂的暗格之中,而且已經沉睡了一年有余。是他的娜菌王妃忘記了此事。
而沮渠蒙遜這半年來,謹遵帝賀的囑托,在張掖郡勤勤懇懇地收攏族人,收買山丹軍馬場的漢廷官員。若遇緊急事宜,則直接向其上級河西四郡專員麗娜稟報。因此奔波于大青山和照壁山的帝賀并不知道沮渠蒙遜大半年來一直在張掖郡。
還好,這時負責清理照壁山鐵隕石的海來阿土報告了一個令人興奮的消息,在鐵隕石的底部發現一條疑似的“蟲子”,或可證明天庭龍族可能移居的火星上確有生命。
大家都很高興,若這條明顯的生物痕跡就是“蟲子”,那說明火星上確有生命,而這也可以進一步證明天庭龍族并非傳說,而是真實存在。
望著那條栩栩如生的疑似蟲子,興奮中的帝賀突然想清楚了一件事情:天庭龍族站在火星上觀察太陽,太陽是藍色的;而俺站在現在生活的星球上觀察太陽,太陽是紅色的。視角不同而已。
藍色太陽,紅色太陽
想到此處,帝賀心潮澎湃,難以自抑。如此一來,天庭龍族與無淚之城皆確鑿無疑地存在著,他愈發渴望找到二舅公的那封神秘書信了。此刻,當務之急是派遣一位得力干將前去尋覓沮渠蒙遜。
目前,在他身旁,僅有姜虹亦和靳品俠二人可供調遣。姜虹亦剛剛率領她的藍鸮幽靈小組去追蹤申公豹和那群暗黑生物了,那么,也只能派遣靳品俠了。
正當帝賀準備下令靳品俠前去焉支山尋找沮渠蒙遜時,這時候諸葛亮送來了娜菌王妃的緊急情報,一封讓帝賀啼笑皆非的情報。
昨日,娜菌王妃在打掃明堂時,偶然間瞥見了那個暗格。她眉頭微皺,努力回憶,突然想起了那封被遺忘的神秘書信。她急忙打開暗格,取出書信——沮渠蒙遜從焉支山取回的神秘書信。娜菌趕緊“八百里加急”告之帝賀。
因此帝賀和大家商量先行回平吉堡去,看看那封需要他親啟的神秘書信里到底隱藏著什么滔天的秘密。而且,再過十天就要過年了,也該讓大家休息一下,回北典城過新年了。
更何況北典城的內城也即將裝飾完畢,新都城及開國大典也需要提上議事日程,劉飛龍已起草完相關文書,需要內閣高層進行討論。
故帝賀詔令李嘉城以植被掩蔽鐵隕石,俟過年后遣工程隊來此營建秘庫以藏匿之。
而經勘探確認存在富礦的照壁山銅礦暫不開發,蓋因此地距漢廷管治地甚近,然命李嘉城所率暗衛小組護好礦脈,且盡速將地表銅礦石搜集運回北典城。
正值帝賀躍上白龍馬,欲折返北典城之時,第五空間的文元道長再度隔空喊話:
地球與月球間存有重力相互抵消之拉格朗日點,依天體力學,拉格朗日點者,乃太空中,較大天體與較小天體相互引力作用下,能使較小天體穩定環繞之天體位置也。此位置名曰拉格朗日點,或是卡門線之所在。
帝賀對此不置可否,他以為這個文元道長可能意識出現混亂了,穿越錯了空間了,將古今混淆了。
于他的認知,西漢人民以為,燧古傳道,鴻蒙開辟,陰陽參合而生天地,夏至前后,蒼龍七宿之“龍頭”角宿將升于正南中天,至晚 10 時許,整條蒼龍之“龍形”將橫亙于夜空,眾人可觀“飛龍在天”之壯觀天象。
而龍尾處之點位,或是卡門線之所在也。
在中國,自戰國至漢初,古人對火星的天文觀測已然頗為精深,諸如火星的逆行現象,便有著明晰的記載,《隋書·天文志》云:古歷五星皆順行,秦歷始有金、火之逆。......漢初測候,方知五星皆有逆行。
不僅如此,根據帝賀的認知和推斷,數千年前、數萬年前甚至數億年前,天庭龍族就已經在卡門線一帶生活了。而且,在“地球”遭遇毀滅性的大災難之前,比如極端嚴寒的天氣或者世紀大洪水等災難發生時,他們成功地移民到了火星。
(倘若西漢人民對于蒼龍七宿中“飛龍在天”的觀測和認知能夠得到確鑿的證實,那么我們的古人在時間上比拉格朗日點的提出要早將近兩千年。)
諸位讀者朋友,關于卡門線的所在之處,你們究竟支持誰呢?
是帝賀所講述的蒼龍七宿中“飛龍在天”的龍尾處,還是那位略顯神經質的文元道長所說的“拉格朗日點”?
【知識點分享】
拉格朗日點,亦名平動點,于天體力學中乃限制性三體問題之五個特解。一小物體受兩大物體引力作用,于空間之一點,于此點,小物體相對于兩大物體基本靜止。
此等點之存在,由瑞士數學家歐拉于 1767 年推算出前三,法國數學家拉格朗日于 1772 年推導證得其余二。
1906 年首次發現運動于木星軌道上之小行星(見特洛依群小行星),于木星與太陽作用下處于拉格朗日點。
于每一由兩大天體構成之系統中,依推論有 5 個拉格朗日點,然僅二為穩定,即小物體于該點處,縱受外界引力之攝擾,仍有保持于原位置之傾向。每穩定點與兩大物體所在點構成一等邊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