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救援過程,消防機器人展現出的力量、精準、耐力,無不讓龍飛兩人震撼!
當母女兩人被成功救出,幼童在機器人懷中平安無事地被送到醫護人員手中時,圍觀群眾中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呼聲。
“握草,太厲害了!機器人居然救下了那對母女!”
“這簡直是奇跡啊!它們是怎么做到的?”
“消防員和機器人配合得太好了!炎黃國的科技真牛!”
……
這一事件很快被現場群眾拍攝下來,并迅速曝光到網絡上。
短時間內,消防機器人救人等話題沖上熱搜榜首。
國內網友們徹底沸騰了:
“臥槽!這真的是我們國家造出來的機器人嗎?簡直是科幻照進現實!”
“我媽看了視頻都哭了,說以后消防員就不用冒著生命危險去救人了!”
“以前還說機器人會搶飯碗,現在看來,這是來救命的啊!這飯碗搶得我心服口服!”
“是啊!這才是機器人該去的地方。”
……
而國外,這條新聞同樣引發了軒然大波。
丑約時報:《炎黃國智能機器人首次實戰,其先進程度令人震驚!》
《每日郵報》:“機器人降臨?東方巨龍的科技革命正在加速!”
毛熊國電視臺的主持人發言道:
“某些國家還在為機器人能否端咖啡爭論不休的時候,炎黃國的機器人已經沖進火場了。”
全球范圍內,人們開始紛紛討論。
炎黃國的智能機器人技術,究竟發展到了何種先進的地步?
這是否預示著一個全新的智能時代,已經悄然來臨?
智能機器人初次亮相便在火場救援中大放異彩,其高效、精準、無畏的表現,瞬間點燃了民眾對未來科技的無限憧憬。
社交媒體上,“鋼鐵英雄”、“科技改變生活”等話題熱度不減。
甚至有網友戲稱,以后消防員可以改行當機器人訓練師了。
幾天后,國都,羅瑞祥家里。
“小秦你來了,快坐下聊吧!”
羅瑞祥指了指沙發,微笑著說道。
秦浩聞言坐下,接過一旁張云峰遞來的茶水。
“關于消防機器人,你都看到了吧?社會的反響很是滿意。”
羅瑞祥先開了口,但隨即話鋒一轉,“但它也引出了一個更大的問題。”
他拿起桌上的一份報告,推到秦浩面前:
“這是最近幾天各部門提交的關于機器人替代人工的研判報告。消防、緝毒、邊防,這些高危行業還好說,
但如果我們真的按照你設想的,讓智能機器人全面替代流水線工人、建筑工人,甚至家庭保姆……那問題就來了。”
他抬眼看向秦浩,目光深邃:
“這些被解放出來的勞動力,該去哪里?他們沒有工作,就沒有收入,沒有收入,又如何維持生計?
到時候,整個社會經濟體系都會面臨巨大的沖擊。這不是一小部分人的失業,而是十多億人的生計問題。”
張云峰也在一旁補充道:
“我們設想的星辰大海,是要讓所有國民都過上好日子,活得有尊嚴。
但如果為了發展科技,反而讓大部分人陷入貧困,那無疑是本末倒置。”
客廳里陷入短暫的沉默。
這個問題,確實是科技高速發展背后,不得不面對的巨大挑戰。
如果這些失業人員全部由國家來安置,目前還做不到。
秦浩之前在暢想未來時,也提到了“解放勞動力”和“提供基本生活保障”,但他知道,這中間的過渡和具體實施,才是最難啃的骨頭。
秦浩沉吟片刻,他知道羅瑞祥和張云峰不是在質疑科技,而是在尋求一個能讓社會平穩過渡,并且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方案。
“兩位領袖,我確實想過這個問題。”
秦浩放下茶杯,語氣變得認真,
“我的想法是,與其讓機器人成為少數資本家牟利的工具,不如讓它們成為全民共享的財富。”
他停頓了一下,觀察著兩人的反應,然后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
“我稱之為《一人一機》模式。”
一人一機?
羅瑞祥和張云峰互看一眼,都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具體來說,就是國家在初期的時候提供補貼和技術支持,讓每一位炎黃國公民,都有能力購買一臺智能機器人。”
秦浩繼續解釋道:
“這些機器人不再是公司的私有財產,而是公民的個人資產。
公民可以把自己的機器人送到工廠、農場、服務業等任何需要勞動力的崗位上去打工。
而機器人創造的勞動價值,也就是它們的工資,將直接發放到擁有這臺機器人的公民手中。”
羅瑞祥眉頭一挑,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這樣一來,被解放出來的勞動力,雖然不再親自去工廠擰螺絲,但他們依然可以通過自己的機器人獲得穩定的收入。”
秦浩繼續闡述,
“他們有了收入保障,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學習新知識、從事藝術創作、進行科研探索,
或者僅僅是陪伴家人、享受生活,這才是真正的解放,是讓人回歸“人”的本質。”
張云峰若有所思,問道:“那對于企業來說,又有什么好處?”
“好處非常多。”
秦浩語氣肯定。
“首先,企業雇傭機器人,無需考慮吃住、社保、工傷等問題,大大節省了運營成本。
機器人不會疲勞,可以二十四小時不間斷工作,生產效率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其次,機器人是可編程的,可以根據生產需求隨時調整其工作職能,極大地提高了生產的靈活性。
最后,安全問題也得到了保障,機器人可以代替人類在危險、惡劣的環境中作業,企業不再需要為員工的安全問題承擔巨大風險。”
他補充道:
“當然,為了防止壟斷和貧富差距過大,國家可以規定,每位成年公民只能擁有一臺機器人。
而且,如果機器人出現故障,維修費用將由機器人所有者自行承擔。
這樣一來,又會催生出大量的機器人維修、保養、升級等相關服務行業,為社會提供新的就業機會。
同時,機器人核心技術的不斷迭代和升級,也將帶動整個科技產業鏈的發展,不過具體的細節,還需要認真研究。”
秦浩一口氣說完,端起茶杯潤了潤嗓子。
聽完這個想法后,羅瑞祥和張云峰都在腦海中,反復推演著這種“一人一機”模式的可行性、潛在影響以及可能面臨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