凜冬凝寒,雪凍風裂。
牛行街時家肉湯鋪傳來了吵吵嚷嚷的聲音。
住在巷子里的人,都沒忍住,隔著院墻探頭探腦。
“殺千刀的狗東西,這是我時家的肉湯鋪,你想賤賣,也得看我手里面的刀應不應。”時九娘手里握著菜刀,氣得面色鐵青。
“你過不了苦日子,想和離,我也應了。”
“你現在還想將這肉湯鋪賤賣,真當我是死的。”
白著一張俏臉的時知夏,剛咽下嘴里的苦藥,就聽到外面的吵嚷聲。
她穿越到這里三天,才漸漸的接受命運。
原身與她同名同姓,也叫時知夏。
外面揮著菜刀的是她娘時九娘,而一臉老實樣的中年男人則是她爹葉文生,這人面上老實心里奸滑得很。
葉文生原本是入贅到了時家,因著時九娘只生了個女兒,就以這個為借口,說是后繼無人,不愿意干活。
這肉鋪湯的主人是時知夏的爺爺經營,時爺爺還在的時候,日子還算過得去,但上個月時爺爺生了病,撒手去了。
時九娘平時只在鋪子里干活招呼客人,沒學會時老爺子的手藝。
原主更不用說了,她就是幫著收拾下碗筷。
“九娘,我也是為你們好,知夏生病,看病要錢,我還能害你們不成。”葉文生話里帶著理直氣壯。
再說了,老爺子去世,肉湯鋪她們又不能經營。
倒不如將這個肉湯鋪賣了,他和九娘一人分一半銀子,豈不妙哉。
“放屁!”時知夏壓住了喉嚨涌上來的癢意,輕罵了聲。
時九娘看到女兒出來了,急得眼睛都紅了,女兒這身體可折騰不得。
“知夏,你快進屋,別過了冷風。”
“娘,別擔心,吃了藥,我感覺身體好多了。”時知夏安慰她。
說完這話,時知夏看向了葉文生,真是咬人的狗不叫。
附近的街坊鄰里,都以為葉文生雖然游手好閑,但本性不壞。
但是這次時老爺子去世,街坊鄰里才發現葉文生這人面目可憎。
“你不是為我們好,而是想把肉湯鋪賣給包子鋪的李寡婦。”
“怎么,要入贅李寡婦家,還想把我家的肉湯鋪當禮物送過去。”
說到這里,時知夏恨不得呸他一口。
什么人啊,時老爺子剛去世沒多久,他就找好了下家。
南斜街的包子鋪,本來就和時家不對付。
也不知道葉文生和包子鋪的李寡婦,是什么時候勾搭上的。
“咦,我還以為這事是假的呢!原來他真要入贅李寡婦家。”
“真真不要臉,我看他是嘗到了入贅的甜頭。”
“那李寡婦也是眼瞎,招這樣的閑漢入贅,怕不是瘋了。”
葉文生聽到他們的議論聲,揚了下眉,絲毫不覺得羞愧。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
時九娘就是只不下蛋的母雞,他守著做什么。
再說了肉湯鋪開不了,真待在時家,就得餓死。
“知夏,莫怪為父,我也是為了混一口飯吃,你娘無用,這么多年都沒有生下兒子,我能撐到現在,已經可以了。”
“對了,李寡婦的兒子正是娶妻的好時候,你若是想得開,爹可以將你一并帶去。”葉文生剛說完,就挨了兩巴掌。
他哎喲了一聲,被打得退了好幾步。
時知夏打的是左臉,時九娘打的是右臉。
“葉文生,你這個畜牲,滾出去,再不滾弄死你。”時九娘是個暴脾氣,聽到他還有這樣的心思,氣得暴起提刀。
時知夏只恨自己的胳膊和腿沒勁,不能跟上。
街坊鄰里被葉文生的話驚呆了,真沒有想到他這么不要臉。
自己入贅李寡婦家就算了,還想把女兒帶過去。
怎么著,以為是買東西,買一送一呢!
“哎喲,別打別打,你這個潑婦,教出來的女兒也潑。”葉文生慌亂的用胳膊擋,他不敢在這里待著了。
再待下去,恐怕時九娘這個潑婦真會用刀砍自己。
“你別橫,等肉湯鋪被人收了,家中無銀,你們可別來求我。”
時老爺子買肉湯鋪的時候,向寺里貸了款。
每個月都得還債,這個月要還的債還遙遙無期。
京城大,居不易,就這么小小的肉湯鋪,就欠了一千來貫銀錢。
“這個混帳東西。”時九娘氣得胸口疼,一時間說不出話。
做了這么多年的夫妻,她顯然是低估了葉文生的無恥。
爹還在的時候,他倒是還能壓著性子。
“娘,你沒事兒吧!”時知夏看她撫著胸口,趕緊將人扶住。
順手挪了個凳子,讓她坐著歇下,喘口氣。
街坊七嘴八舌的上前勸時九娘莫生氣,氣壞了身子得意的是旁人。
勸了一會兒,知道她們現在沒心情招待人,街坊漸漸散了。
“你們說這肉湯鋪要是開不下去,她們娘倆的日子該怎么過啊!”
“哎,以后吃不到時家的肉湯了。”
時家肉湯鋪是用豬骨煮的湯,物美價廉,時老爺子做的湯不錯。
喝起來沒有豬膻味,天氣冷喝一口,能暖到心里。
“知夏,娘的乖囡,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辦?”圍觀的人走了后,時九娘也卸下了要強的面具,摟著女兒的腰痛哭。
早知如此,當初她就該多學一些。
老爺子走得措不及防,時九娘只學了一半的手藝。
住在京城,處處都要用錢。
“娘,咱們手里還有多少錢。”時知夏輕拍著她的背,心里已經有了成算,她就不信了,美食博主還能被食憋死。
時九娘緩過了神,擦了下眼淚:“只有兩貫錢了。”
一貫一千文,聽著好像不少,但實際上一花就沒了。
“到了月底,寺里小僧會來收賬,這日子可怎么辦?”
時知夏回憶了下,她們家是本地人,住的地方沒欠債。
就是肉湯鋪欠了債,時爺爺本來算好了,努力工作,兩年還清欠的債。
難怪時老爺子生病的時候,總有幾分不甘心。
想來也是怕自己真出事,女兒和孫女活不下去。
“娘,沒事,船到橋頭自然直,總歸會有辦法。”時知夏想著要把鋪子開起來,就得了解下周圍的情況。
了解好后,才能知道賣什么東西,家里能承擔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