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晚快要瘋了。
作為國內最頂尖的調香師之一,她自認為見識過世界上所有頂級的香料。
無論是格拉斯的五月玫瑰,還是印度邁索爾的檀香,亦或是頂級的沉香奇楠,在她手中不過是更貴一點的素材。
可自從被許星歡聘為技術顧問,來到浮云山之后,她的整個職業認知,每天都在被顛覆。
后山那些平平無奇的橘子皮,蒸餾出的精油,其香氣的層次感和穿透力,足以讓任何一款商業品牌的柑橘調香水黯然失色。
而現在,當她沖到花海的邊緣,深深吸了一口氣時,她差點幸福得昏過去。
那不是她熟悉的任何一種的香氣。
每一種花都有著她獨有的香味,但增添了一種空靈的奇異芬芳。
這種味道,能直接鉆進人的靈魂里,將所有的疲憊和焦慮一掃而空。
前調是什么?中調的層次呢?尾調的留香基底又是什么?
她下意識地想去分析,腦袋中的創意繽紛絢爛。
不走了,誰走誰是傻子,當即就聯系秦箏請假,她要回家打包行李和所有的儀器工具!
這輩子,不,下輩子,下下輩子,她都要賴在這里!
這里,就是所有調香師最終極的耶路撒冷!
在下河村與河崖村之間那片地帶,一座現代化的工廠和學校,正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拔地而起。
這就是“華夏基建”的實力。
當許星歡通過404管理局將這個項目交給國家最頂級的基建團隊時,她只提了三個要求:第一,快;第二,質量要好;第三,不計成本地做好環保。
于是,一場讓周邊所有村民都目瞪口呆的建設奇跡,上演了。
項目啟動的第一天,數百輛重型卡車和工程機械,如同鋼鐵洪流般開進工地,推土機、挖掘機、起重機……
各種叫不出名字的大家伙,短短幾日便完成了幾個場地的平整工作。
然后地基就開始澆筑。
三周后,幾個工廠巨大的鋼結構主體,已經如巨獸的骨架般聳立在天地之間。
這種建設速度,徹底顛覆了村民們對于“蓋房子”的認知。
他們以前覺得,村里許廣民家半個月蓋起三層小樓,就已經夠神速了。
可跟眼前這個大家伙一比,那簡直就是蝸牛爬。
“乖乖,這哪里是蓋廠子,這簡直是在變戲法啊!”
“柱子,你在外頭見識多,你說說,城里蓋樓都這么快?”
被叫做柱子的年輕人,磕著瓜子,一臉的見怪不怪:“快?這算啥。咱們國家外號叫啥?基建狂魔!在城里,限制他們速度的,從來不是技術,是晚上不準施工的擾民罰單。”
“罰單?”
“對啊,擾民嘛被舉報了。”
一個老漢一拍大腿,“我懂了!你的意思是,只要沒人開罰單,他們就能一天二十四小時不停地干?”
他扭頭看了看周圍的村民,嗓門都大了幾分,“誰敢去投訴?誰要是嫌吵,我第一個不答應!我巴不得他們再快點,最好連夜干,我能天天給工人們送熱湯面!”
“對!誰敢攔著,就是跟咱們全村人、整個縣過不去!”一個媳婦兒叉著腰喊道,“我家那口子說了,現在這機器聲,比什么催眠曲都好聽,那是錢的聲音!”
人群中爆發出陣陣笑聲。
對他們來說,已經不只是一棟棟的建筑。
那是孩子未來的學校,是敢去醫院看病的底氣,是這輩子都沒敢想過的好日子。
工地上,除了那些專業的建筑工人,還有不少來自下河村附近幾個村的村民。
他們被招來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比如搬運材料、清理場地等等,工資開得高,而且頓頓有肉,所有人都干勁十足。
一個來自金雞村的中年漢子感慨道,“我活了四十多年,從沒想過我們村也能有今天,我們是全縣最窮的村,年輕人全都跑光了。”
他用筷子指了指不遠處正在吊裝的巨大鋼梁,眼睛里閃著光,“現在你看,路修到家門口了,廠子也建起來了。這日子,有盼頭了!”
“這都得感謝許老板啊!”另一個河崖村的村民接口道,“人家許老板,真是活菩薩!不僅帶著下河村致富,連附近咱們幾個村也一起帶上了,嘖嘖!”
“要我說,還是上林村那幫人倒了血霉。”一個消息靈通的工人壓低了聲音,“今早我親眼看見,一個小工頭一聽來人是上林村的,臉一黑,直接就讓人滾蛋了。那人降工錢都不收!”
“自找的。”
“可不是嘛!!心都爛了,誰敢用?”
這樣的對話,每天都在工地上演。
楚宜作為下河村的書記,每天穿著一身干練的工作服,拿著一個筆記本,在村里、工地上來回穿梭,協調著各種瑣事。
雖然辛苦,但她樂在其中。
這天,縣委的林書記帶著幾名干部,前來視察工作。
當他們的車子駛上新修的柏油路,看到遠處那座已經初具規模的現代化工廠時,車里的所有人都沉默了。
“小楚啊,”林書記看著窗外,感慨萬千地說道,“我有時候真覺得自己在做夢。幾個月前,這里還是一片荒地,現在……一座能帶動幾個村、解決上千人就業的現代化工廠,就這么起來了。”
一行人下了車,在工地上走了一圈。
華夏基建的項目經理,一個皮膚黝黑、精神矍鑠的中年人,向林書記詳細介紹了工程的進度和采用的各種先進技術。
“林書記您放心,我們不僅保證速度,更保證質量。特別是環保方面,我們是按照國際最高標準來做的。”
“所有的生產廢水,都會經過三級生態凈化處理,達到飲用水標準后,才會用于灌溉周邊的綠化帶,絕不向下游排放一滴污水。”
“好!好啊!”林書記聽得連連點頭,他最擔心的就是環評問題,現在看來,許老板和她的團隊,早就把一切都考慮到了前面。
視察結束,林書記握著楚宜的手,鄭重地說道,“小楚,看樣子工廠年底前就能完工,接下來,人員的招聘和培訓工作,就要提前準備起來了。”
“這不光是一個工廠,這更是我們云水縣對外展示形象的一張名片,一定要做好!”
“有什么困難一定要提出來!”
“您放心,林書記!我跟許老板已經商量過了,到時候會準備舉辦一場聯合招聘會!”
送走了林書記一行,楚宜站在高處,看著夕陽下那座巨大的工廠骨架,心中豪情萬丈。
她仿佛已經看到,在不久的將來,成千上萬的村民將在這里學習、工作、生活,徹底告別貧困,奔向富裕。
而這一切的締造者,此刻正在山頂,靜靜地注視著這一切。
凡人匯聚的磅礴愿力,正一絲絲、一縷縷地匯入浮云山的氣運之中,成為她“入世之道”最堅實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