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菁趁著辛娘子還在發愣,溜進廚房,拿了塊腌肉,又抓了一大把蘑菇,直接用葷油燒出一大碗鹵子。
裊裊炊煙,悠悠而上,綿兒也趁著她阿娘不注意,溜進來燒火燒水,楊菁把之前煉的一點油渣夾出來喂她,楊震剛把他的工具收拾完,一抬眼,見阿綿吃了一嘴的小油光,趕緊陪著笑臉送走了春芳嫂,順手又扒拉住自家夫人的肩膀把人忽悠走了。
孩子多可愛,他要多干些活,今天早點去皇城根走一走。
最近楊震除了做木工,還找了拾垃圾的差事,別看這活兒聽著埋汰,但他去的地處,都是皇城根底下住的那些人家,像什么前朝宗親勛貴,還有世家大族。
戰亂剛平,這些人家正如驚弓之鳥,不少家族著急忙慌地要搬出京城。
這些家族扎根多年,家底十分豐厚,隨便漏點東西,就夠尋常人一年半載的吃喝嚼用。
楊菁端了鹵面出來,一家子吃到最后,楊震用面湯把鹵碗都好好沖刷兩遍,喝得一丟不剩,這才滿足。
吃飽喝足,楊菁出門當差去。
今日梧桐巷衛所安靜得出奇,黃使倒是仍在桌前喝茶,小林,周成,還有幾個總在后堂不大露面的刀筆吏都一臉嚴肅凝重,端坐桌前。
黃使沖她招招手,喚她快些過去道:“上頭正式下了文書,今年,咱們諦聽要重開大考。”
幾個年歲大的刀筆吏一腦門的汗,愁眉苦臉:“自歐陽掌燈使去后,可有六七年沒經歷過這等陣仗。”
諦聽自成立起,便有大考的規矩,只不過前些年亂世,‘諦聽’幾起幾落,各大衛所十不存一,有一陣幾乎衰落到了查無此衙的地步,哪里還有心思管什么‘大考’,不過敷衍了事。
今年卻是新朝新氣象,所有人都緊了根弦。
“我托人幫忙尋了不少文試的卷子,大部分都是考青衣使的,如今刀筆吏的文試,想來大體差距不大,你們且都作作看。”
黃使抽了一份給楊菁,“菁娘也試一試,聽說今年新人們的待察期極嚴苛,大考可不能疏忽。”
楊菁:“……”
從小到大考了那么多次,沒想到都穿越成魔頭,竟還要考試!
楊菁拎著試卷也尋了個位置坐下,旁邊周成正崩潰地抓撓自己的頭發:“啊啊啊啊!哪個考官出的題!”
打開試卷一看,前面幾道是‘判’題。
“問:兩農夫耕牛相斗,一牛死,一牛生,何判?”
楊菁頓時想起前世那位帥得天怒人怨的前男友。
前男朋友是法律史專業的,那會兒為了陪他寫論文,幫他查了浩如煙海的資料,這題她就看到過,對判詞不說記憶猶新,也很有幾分印象,舉筆便寫:“死者共享,生者共耕。”
后面考驗尸,楊菁也不犯怵,她雖不是法醫,可當年讀醫學院,誰還沒看過些《法醫密檔》類的節目?且自小她就好讀書,《洗冤錄》也是看過好幾遍的。
“問:男子暴斃,尸表無傷,十指微曲,口鼻有血沫。當如何驗?”
楊菁想了想寫,十指微曲,死者或有窒息,口鼻血沫,大底內臟出血。
最后給個結論,若非自縊、溺水,當疑毒殺。需開膛驗臟腑,查胃內殘物……
之后幾道題考《齊律》,楊菁倒是學得時間比較短,但古代律法,歷朝歷代都是你抄我,我抄你,萬變不離其宗,她大體也能答個**不離十。
試題中還有數學題,題目倒還不算難,都是很實用的算題,一道是里田割產的,用到幾何分割法,另外一題是折解稅銀的,用分數方程。
可一邊做題,一邊聽黃使提了一嘴,提及朱衣使考卷上的數學題,聽得她毛骨悚然,分明得用上微積分,最起碼也是大一的水平了。
楊菁倒不一定真做不出來,可絕不敢保證每一道都會。
好在考刀筆吏,最多也就是個高小的程度,楊菁應付起還不算太費力。
一整張試卷寫好,反而是填卷首時,楊菁提起十二分的小心——前永安殿宮女楊菁,年十六,父前盧龍軍軍士楊震(傷退),母泉州嚴氏,已改嫁肖家二房肖子瞻為妾。
等一眾刀筆吏抓耳撓腮地實在寫不下去,黃輝把卷子翻到自己眼前,笑瞇瞇道:“咱們提前做個準備,等大考時——”
一句話沒說完,黃輝聲音戛然而止,露出幾分一言難盡。
先不說這幾個貨那一手狗爬的字,光是那些前言不搭后語,亂七八糟的答案,就讓他腦袋大了一圈。
“周成,題目是問你驗尸結果,你答的什么東西?什么叫總之不能找大理寺的孫仵作來驗?”
周成:“我聽典評事說,他們那孫仵作,稍微不夠平頭正臉的尸體都不敢驗,每次去都吐得到處都是。”
黃輝:“……咳,還有老劉,問你依齊律,京畿遇盜反殺,何判?你好厲害,還給推薦起‘化、尸**’來了?”
老劉捂著臉笑:“那幫子盜賊向來成群結伙,鬧不好容易招報復,當然是毀尸滅跡最安全。”
黃輝:“……”
還有衛所里幾個老油子更離譜。
題目問,若諦聽提前得知,大典期間,吏部尚書欲扎小人,行巫蠱,詛咒兵部尚書,兵部尚書欲派人披麻戴孝去吏部尚書府哭喪,偽證吏部尚書不孝,當何為?
幾個老油子寫——請謝使著黑袍,提燈護送兩位大人上下朝。
黃輝腦仁都要炸了。
老油子卻不以為意。
“兩位相公爭斗,咱們一幫小卒子能如何?唯有掌燈使,手提錦燈,查文武百官不法事,陛下親自下旨,錦燈所至,便是各部相公都要聽憑查問,不可稍有違抗。”
“哪個高官顯貴若看見咱們謝使一身黑袍,跟在自己身后,難道還有心思搞政敵?個個得夾緊尾巴,趕緊給自己擦屁股去。”
黃輝:“……還挺有道理。”
別看諦聽如今頗接地氣,京城年輕一代的紈绔都不大把他們放在眼里,更不曾見識掌燈使的威勢,但王孫貴胄,高官顯貴,可是背地里都不敢多提他半句。
楊菁聽得是嘆為觀止,整個諦聽人才遍地,這老古板分明是自己!
黃使看到楊菁的答卷,感動得熱淚盈眶,趕緊把小菁娘的試卷貼出來。
都好好和菁娘學,一群不省心的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