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映梨心力有些憔悴,歇息了一下午,蕭承瀾在長慶宮處理政事。
福萬全按照吩咐把人帶了上來,“陛下,來了。”
蕭承瀾看著被押往殿中的江照。
江照神色茫然又不安地跪在殿中,不明白陛下單獨將他留下來的用意。
“你今日為何沒有說話?你姐姐很難過,她以為你在怨她。”蕭承瀾問。
江照艱難地咽了咽喉嚨,垂下眸子。
“我怕我一說話,充儀娘娘就心軟了。”
蕭承瀾凌厲的眸光終究緩和了幾分,但還是頗為嚴厲地看著江照。
“哼,坊間俗語常說,歹竹出好筍,倒是都應驗在你們姐弟倆身上了。朕念你心性純善,可赦免你流配幽州充奴勞作,改為充軍下放,遣你去西南邊營。”
江照怔了怔。
從前,他不是沒有從軍的想法,可是父親母親一心希望他能從文入仕。
他讀書雖說沒有一塌糊涂,但也只是居中的水平而已,不上不下,在那人才濟濟的科考中是冒不了頭的。
但他心里清楚歸清楚,卻無法左右爹娘的想法。
因為爹娘對他入仕為官執著到了近乎瘋魔的程度。
“陛下...草民,真的可以去邊營嗎?”
見江照很是向往,蕭承瀾聲音嚴肅了幾個度,告誡道:
“朕勸你不要把這件事想得太過簡單。西南環境惡劣,比不上中原,更比不上京城,何況,你去的是西南邊營,動亂,挨餓,受凍都是常事。”
“再者,軍營里那些兵痞子有自己的規矩,你是戴罪之身,又只是個小卒,免不了要被磋磨一番。換句話說,也許哪一天,你就會折在那兒。”
江照當然知道邊軍意味著什么,但他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
“草民都知道,陛下愿意給草民這個機會,對于草民來說是最好的歷練機會,草民已經感激不盡!”
“你真的想好了?”蕭承瀾又問了一次。
江照堅定道:“陛下,草民想好了,請陛下恩準!”
蕭承瀾眸光落在他身上,眼里閃過淡淡的贊許。
“不怕死,很好。”
“那你可知,朕為什么要給你這個機會?”
江照想了想,不確定道:“是因為…充儀娘娘嗎?”
“是,朕知道,你有些天分。若來日你能立功,朕自然也會論功行賞。若你的建樹能到封侯拜將的程度,你就會成為你姐姐,乃至你姐姐的孩子,最大的助益。”
江照有些錯愕,陛下,竟然想得這么遠。
姐姐,還有……姐姐的孩子。
是啊,姐姐在宮中,孤立無援,現在他有了這個建功立業的機會,當然要拼盡全力把握住。
江照愈發堅定自己內心的想法,朝蕭承瀾拜了三拜。
“草民,定不負陛下苦心!”
蕭承瀾淡淡點頭,但眼眸中又閃過別樣的情緒。
“朕丑話說在前面。這件事,朕沒有告訴你姐姐,你若是折在西南邊營,朕只當你不堪大用,死在了幽州,你這輩子,不會再見到你姐姐了。”
江照沒有說話,點了點頭,攥緊了手心。
不會的,他不會折在西南,他一定會回到京城,做姐姐眼里最厲害的弟弟,成為姐姐的靠山。
蕭承瀾的目光落在江照身上。
少年人眉宇間還有未褪去的青澀。
想到這對姐弟,蕭承瀾輕輕嘆了口氣,千言萬語化成淡淡兩個字。
“去吧。”
夜里,蕭承瀾回長央宮的時候,江映梨已經睡著了。
他坐在榻邊,安靜地看著她的睡顏。
江映梨無意識把手探出了被子外,寢衣的袖子滑落,露出一截白皙的手腕。
蕭承瀾準備將她的手放回被子里,突然被她腕子上的鐲子吸引了目光。
兩只碧色的鐲子,質地都不算上乘,玉色也不清透,但戴在江映梨的腕子上,說不出的賞心悅目。
顏色深些的鐲子,是江映梨被她接回王府那晚,他送給她的。
那時肅王府雖然落魄,買一個質地上乘的鐲子還是綽綽有余的,但是,他還是送了這只,因為這是他很早就買下來的一只。
他在那晚終于如愿以償地,名正言順地送給了她。
雖然,后來的江映梨擁有數不清的做工精致質地上乘的首飾,但她依舊沒將這鐲子取下來。
她真是,好喜歡他。
蕭承瀾指尖劃過她的手腕,眸光滿是病態的眷戀。
但漸漸地,他的眸光停滯了,逐漸變得幽深。
他捏住另一只鐲子,將他從江映梨手上緩緩取了下來。
他眼神落在那只鐲子身上,平靜的神色下是翻涌的偏執。
這只就算了。
就算是弟弟送的,也不可以。
只有他,只有他。
江映梨迷迷糊糊醒了。
察覺到她的動靜,蕭承瀾斂了眸子里病態的情緒,溫柔地笑了笑,輕聲道:“是朕不好,吵醒你了。”
江映梨自然而然地起身抱住他,聲音帶著剛睡醒的懵然。
“陛下瞧那個鐲子做什么?”
“沒什么,朕只是在想,既然江照已經離京了,這鐲子還是先好好收起來吧,免得你見了,總是傷懷。”
江映梨看了一眼那鐲子,雖然有點不舍得取下來,但是陛下說得也很有道理。
“好,那就好好收在匣子里。”
蕭承瀾笑了笑。
“你躺著,朕去沐浴,一會兒就來。”
江映梨抱著他不放手,“陛下抱嬪妾一起去吧,嬪妾不介意再洗一次的。”
蕭承瀾頓了頓,笑容愈深了。
“好。”蕭承瀾穩穩抱起江映梨,眸光一直落在她臉上,片刻都不曾移開。
越來越粘人了,真是乖寶寶。
**
翌日晨會散后,錦繡宮的宮人在柔福宮殿前攔住了江映梨。
宮人跪下傳話,“充儀娘娘,錦雀閣的許寶林一直說著想要見您一面。”
江映梨眼神淡漠,“不見,本宮忙著呢,沒空。”
說完,江映梨徑直離開。
許家被判斬后,陛下賜了許念雅毒酒。
她一直沒喝。
今日,是第三日了,也是最后的期限,若她再不喝,只會死得更凄慘。
看來,她是想臨死前再見她一面。
不過,無論是她想懺悔,還是想屈叫不甘,都跟她沒有半點干系。
她一個字都不屑聽。
傍晚,連翹從殿外匆匆忙忙進來,附在江映梨耳邊道:
“娘娘,錦雀閣的許寶林,歿了。”
江映梨在繼續畫那幅畫,聞言筆尖都沒頓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