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林肆的福,今年是最為豐收的一年秋收,黎縣人人都這么想。
收成好,交了賦稅留有余糧,就連一向冷冷清清的市場都有了交易的煙火氣息。
只不過最近總是有人購買山林附近捕獵的野兔,倒是讓百姓們覺得有些奇怪。
從前野兔這樣的山貨,擺個半天都無人問津,畢竟價格不便宜,兔子的肉又不算多,有這個錢去肉鋪子割點豚肉多好。
不過這個小小插曲,很快就被豐收的喜悅沖淡,被百姓遺忘。
秋收過去,天氣逐漸轉(zhuǎn)涼,春意正伺候林肆洗漱。
林肆自從來了黎縣以后,日常發(fā)飾只綁發(fā)帶,從前的金銀首飾放著落灰。
春意沒法,只能日日挑選顏色不同的發(fā)帶,或?qū)扇N同色系的發(fā)帶搭配。
對此春意表示很無奈,她發(fā)現(xiàn)自家縣主是個“懶人”。
比如用過一次發(fā)帶覺得方便,以后便日日用發(fā)帶,在梁縣令處吃了一次林檎,瓜果便用林檎居多,就連茶湯也是,喝過一次味道尚可的,那以后的茶湯就不會變。
唯一變數(shù)略多的也就是在吃食和點心上。
林肆閉著眼睛任由春意綁發(fā)帶,天氣慢慢冷了下來,她來到黎縣也接近三個多月了。
三個月的時間也不算短,林肆驚訝的發(fā)現(xiàn)自己長高了,隨后她才緩過神來,長高是正常的,她現(xiàn)在才十歲,正是長身體的時候。
“縣主,發(fā)帶綁好了。”春意看著鏡子里林肆被梳的工工整整的垂掛髻,上綁兩條絲制彩色發(fā)帶,怎么看怎么滿意。
莊園里的孩子開始上課已有兩個月,林肆雖還只過去一次,但錢遂每日都將事情報告的很詳細。
上個月,林肆去縣令府找了一趟梁年和左莜。
對于自己母親每日的早出晚歸,梁年從一開始知道左莜在當西席的震驚,到逐漸接受,到現(xiàn)在的習以為常,甚至有時遇到左莜早上出門,還會提醒一下她授課時多喝些水。
梁年沒想到左莜和林肆商討事情,還能有叫上她到時候。
梁年:太好了,這次不用偷聽了。
左莜和梁年面面相覷,不知道是什么樣的事情需要她們二人同時在場商議。難道還能有什么事情既和莊園里的孩子有關,又和黎縣政務相關的?
林肆開口就是王炸,“我觀黎縣的農(nóng)業(yè)條件差,不光是農(nóng)具的原因,土壤的原因占了絕大部分。”
梁年對此深有同感,只嘆息:“縣主所言極是,但土壤好壞是天生,我也用過很多方法,始終不見效。”
“今日前來尋二位,正是為了解決土壤這一事。”林肆正色道。
梁年有點不太敢相信,聲音甚至帶了絲顫。“縣主當真有法子?”
黎縣的土質(zhì)不好,梁年一直都知道,但卻始找不到辦法改變,若林肆真的能有辦法....
梁年突然覺得自己有些無以回報了。
林肆看了一眼左莜,“我確實有法子,只不過需要實驗摸索后,才能傳授給百姓。”
左莜心里頓時有了不好的預感。
“而這些實驗,就需要左娘子帶著莊園里的學生來做。”
左莜:這里頭還有我的事呢?
林肆今日正是要去莊園看看這一個月多月的肥田實驗結(jié)論如何。
若是能趕在百姓們種植冬小麥前成功就好了。
系統(tǒng)商城給的《肥田法》有好幾種,其中還有硝土制氮肥,骨粉制磷肥,海藻肥,這三種方法林肆沒有采納。
黎縣現(xiàn)在的生產(chǎn)力太低下了,這兩種方法就算制作成功,也不能量產(chǎn)。
而海藻肥則是由于地域原因,黎縣并不靠海。
林肆選擇的是高效堆肥法和高效綠肥法,這兩種辦法在大宸都已存在,只需在其中進行改良即可。
說出來也不會顯得那么天方夜譚。
牛車緩緩駛向莊園。
莊園和縣主府的距離并不算遠,穿越過來三個月,林肆還是不太習慣牛車的顛簸,甚至一度想步行。
但是春意堅決反對,堂堂縣主,怎么能自己親自走路呢,南喬則是在馬車內(nèi)昏昏欲睡。
南雙和南喬這一個月都是輪著去莊園上課,偶爾在林肆面前表露出不解。
“那塊石頭明明沒多重,他們怎么就是搬不動呢。”
“不就是跑圈嗎,至于累成這個樣子嗎。”
對此林肆表示,“他們都還只是幾歲的孩子,你們要求不要太高。”
南喬南雙一臉無辜:“可是奴幾歲的時候就能搬動大石,扛起農(nóng)具了呀。”
林肆:........
*
莊園內(nèi)。
這一個月學到的東西足以顛覆鐘地厭的認知,以至于當他們開始搞化肥實驗的時候,他已經(jīng)不想去質(zhì)疑死士為什么要會種田了。
這一定不是正經(jīng)死士,鐘地厭想。
語文課暫且不說,數(shù)學課他覺得和算籌數(shù)碼相似,但又不同。
但是簡化數(shù)字確實是個方便的東西,比如現(xiàn)在這塊輪到他記錄的實驗1號化肥。
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需要用到紙,因此分組時,特地每一組安排了一個寫字寫的不錯的人來負責記錄,畢竟紙是珍貴的東西。
實驗化肥一共有四處,二十四個孩子分為四組。
鐘地厭分到的組是高效堆肥法。
大宸的堆肥法是將一些落葉,稻桿,雜草等有機物變廢為寶的方法,但需要的時間長,接近一年的才會腐熟,并且肥田效率較低。
而林肆從系統(tǒng)商城兌換出來的改良堆肥法,則是加入了動物糞便和尿液,糞便和尿液鐘含有尿素和微生物,可加劇分解。
并且使用分層的方法來堆肥,底層鋪秸稈或干草,中層放糞便,豆渣,頂層覆蓋稻草,保溫保濕。
每三天翻動一次。
只要《肥田法》上是對的,那么只需要一個月,高效的堆肥就可腐熟。
至于另一種高效綠肥法就更簡單了。
大宸已有專門種植紫云英,苜蓿等植物作為綠肥。
只需要在原有的綠肥基礎上,加入豆類植物中帶土的根瘤,豆科與根瘤菌可共生固氮,隨后翻灑在農(nóng)田之中。
故而分到高效綠肥法的孩子們的實驗場地則是在林肆名下的田地里。
兩邊的孩子們互相羨慕,堆肥法的羨慕綠肥法的不用整日和糞便打交道。
綠肥法的羨慕堆肥法的不用辛苦在田地里翻土。
梁年對這個肥田實驗非常重視,每日左莜下課回家,梁年都要問上試驗進度到底如何,恨不得馬上就能成功,傳播給百姓。
今日驗收之日,她是和左莜一起來的,來的比林肆都早。
錢遂早早的等在門口,引著林肆進莊園的大門。
今日每個小組都要派一個人出來總結(jié),幾個組的孩子們在昨日討論了又討論,很是緊張。
這次是直面主家進行匯報總結(jié),誰都不想關鍵時刻掉鏈子。
萬一惹的主家不快,被趕走了怎么辦。
梁年等林肆等的著急,在莊園的操場上走來走去,時不時張望著門口。
終于等到林肆的牛車到達莊園門口,梁年第一反應,小娘子長高了。
梁年沒有廢話和寒暄,“下官已等候縣主多時。”
錢遂畢恭畢敬道:“梁縣令和縣主請隨奴到這邊。”
梁年禮貌道謝,和林肆一起跟在錢遂身后,走向莊園前方的一片小空地處。
梁年一眼就看到空地上堆著用稻草蓋著的堆肥,周圍蹲著六個小朋友,拿著一張紙,商商量量的不知道在說什么。
錢遂走在前面,“縣主和梁縣令來了。”
幾個孩子慌張站起身,六個人站的整齊一排,十分規(guī)矩的對著林肆和梁年行了個楫禮。
“縣主安好,梁縣令安好。”
梁年有些吃驚,她是第一次見到這些孩子,她只知道這些孩子原本是奴隸和乞丐,但是瞧現(xiàn)在這個不卑不亢的行禮,哪里還有半點奴隸的樣。
錢遂活到老學到老,教簡化數(shù)字時,她也在窗外聽了課,回去以后自己又默默的學過,如今已經(jīng)完全認得了。
錢遂對林肆和梁年介紹,“這是高效堆肥1號實驗小組。”隨后示意孩子們自我介紹。
六個孩子自我介紹完畢,鐘地厭拿起記錄數(shù)據(jù),開始給林肆做報告。
報告內(nèi)容很精簡,全是重點,沒有一句廢話,鐘地厭也沒有緊張和說話磕巴的情況,林肆和梁年都聽的很認真。
梁年時不時的會問出一些她所關注的問題。
最后結(jié)論是,高效堆肥只需要一個月即可腐熟。
梁年震驚到差點站不住。
一個月!要知道傳統(tǒng)的堆肥法最快也要八個月才能腐熟。
林肆對鐘地厭的報告很滿意,順便補了一句,“此法不光腐熟的速度快,肥力也是原本堆肥法的一倍。”
鐘地厭匯報完畢,乖順的退至一旁,不參與林肆和梁年的討論。
梁年和林肆走之前,林肆對著鐘地厭為首的幾個小孩微微額首。
“數(shù)據(jù)寫的不錯,匯報的也很不錯。”
孩子們連忙道謝,等林肆和兩年走遠了以后才開始顯露出被夸獎后的孩子本性。
“縣主方才是夸我們了嗎。”
“太好了,我們被縣主夸獎了!”
“地厭,縣主夸你了唉。”
高效堆肥2號和1號用的是同一個方法,分1號和2號的原因是為了防止實驗中途失敗。
2號實驗同樣也很成功,只是數(shù)據(jù)和匯報略遜一籌。
緊接著是高效綠肥。
高效綠肥是在田地里進行的,孩子將田地的一般灑上了高效的綠肥,另一半則并未灑肥,孩子們在兩塊區(qū)域分別種植了一點小麥。
綠肥1號實驗田負責匯報的是一個瓜子臉的小女郎,名叫羊以冬。
羊以冬口條清晰,將兩塊區(qū)域的生長出來的小麥區(qū)別指給林肆和梁年看。
梁年能明顯感覺到兩塊地小麥的區(qū)別,施了高效綠肥的區(qū)域,小麥顆顆圓潤飽滿,是上等品質(zhì)。
黎縣很少能種出來這樣的小麥。
綠肥看起來更加高效簡單,但是林肆缺知道高效綠肥的缺點,那就是豆科的帶土根瘤的數(shù)量問題。
聽完了所有的化肥試探報告,梁年激動的握住林肆的手。
“馬上就要種冬小麥,若是將高效堆肥和高效綠肥傳授給百姓,豈不是大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