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氏族人與云州三位宗主皆在宮門外等候。
時君棠向郁含煙道謝后,便朝自家族人走去。
“真沒想到這個時君棠還挺招他們的待見,婢子原以為她這族長之位不過是使了些手段得來。”貼身婢女輕聲道。
郁含煙挑簾望了一眼,緩緩放下簾幕,沉吟片刻:“這個時君棠不管是做一族之長,還是往后真進了清晏王府做側妃,只要她不與我為敵,便是友非敵。青荷,今日這番話,你要時常提醒我。”
“啊?是,可姑娘為何這么說?”青荷不解。她家姑娘金枝玉葉,郁家雖非大叢第一世家,但論尊貴亦無人敢稱第二,時家就算有著幾百年的底蘊,祖上出過大官,不過是云州來的。
“今日之事,若換作旁的女子,未必有這般膽識。縱有膽識,也未必有與閣臣爭論的見識與氣度,更遑論得陛下如此喜歡。”郁含煙忍不住嫉妒。
作為皇后最為寵愛的侄女,郁氏家族嫡長女,從小到大給她的都是最好的,但她也沒有能與四大閣臣對峙的勇敢,就連在皇上面前,她都有些拘謹。
憑什么時君棠能?
她嫉妒這個女人,但更要向這個女人學習才是。
時君棠一下馬車,時二叔,時三叔等人便圍上來細問宮中情形。
聽罷經過,眾人皆松了口氣。
“那大哥的冤情怎么辦?”時二叔急問道:“你敲登聞鼓,為的就是給大哥和大嫂申冤啊。”
“十一皇子畢竟是陛下親子,豈會為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出頭?”仇宗主低聲嘆道:“也多虧了這場奪嫡之爭,否則這仇還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得報。”
時君棠只笑不語,對她來說,父母的仇才是最主要的。
只是時家雖是世族,要報仇的話,面對的何止是皇權,還有支持十一皇子背后的那些世家。
所以,借清晏王的的力是條捷徑。
彼此利用罷了。
“無論如何,咱們此番也算助了十七皇子一臂之力。”
一時,眾人的話題都聊到了這場奪嫡之爭中。
“慎言。”李宗主提醒道:“小心隔墻有耳。咱們先回時府再議。”
很快,眾人各自登車離去。
正當時君棠欲上車時,忽聽得火兒道:“姑娘,是二公子來了。”
時君棠抬眸,果見章洵的馬車駛來,駕車的正是時勇。
章洵自車中下來,溫聲道:“棠兒,辛苦了。”
“你怎么來了?”時君棠微訝,隨即想到:“宮里傳召了你?”
章洵點頭:“別擔心。你既敲了登聞鼓,我身為時家人,又在朝堂上揭發十七皇子罪行,如今十一皇子的私兵作亂,陛下自然要召我入宮問話。”
“那你會不會有事?”
“不會有事的。”他代表的是學院一派,就算說閣臣們非要把他和云州牽連在一起,云州在皇帝眼中也構不成威脅:“你先回去。”
目送著章洵的馬車進了宮里后,時君棠這才離開。
回府的路上,到處都是官兵。
街市肅然,百姓們收了攤,關了門,不少人悄悄打開窗戶看著發生了什么事。
“出了這樣的大事,科舉放榜的時間定要延后了。”火兒道:“姑娘,你說這次十一皇子和十七皇子都會被治罪嗎?”
“十一皇子必須得死。”時君棠說這話時,眼中閃過一絲寒芒,“至于十七皇子,清晏王不會留他。”
火兒和小棗點點頭。
“姑娘,到家了。”駕車的巴朵提醒。
就在時君棠即將進門時,一輛小馬車停在門口,侍女下來朝她一禮:“姑娘,婢子是沈家下人,我家沈老夫人歿了。”
時君棠怔了怔:“知道了。”
“在云州時,沈老夫人面色紅潤,日日笑顏迎人,這才不過幾個月,人說沒就沒了。定是被沈大人和沈大姑娘氣死的。”火兒嘀咕著。
小棗問道:“大姑娘,咱們要去吊唁嗎?”
時君棠想到自父母死后,沈老夫人是唯一真心待她好的外人,就憑這份情在,她也該去送她最后一程:“去。你去準備吊禮。”
“是。”
“火兒,替我備一套素服。”
“是。”
寧馨居是時君棠的院子,帶來的婢女皆是金嬤嬤精心調教,平日各司其職,幾無喧嘩。。
今日卻都聚在了一處,看見大姑娘回來了,紛紛斂衽行禮。
時君棠看見了時宥謙的女兒時君月,她跪在主屋的門口,一雙杏眼哭得紅腫,滿面淚痕。看見她時,幾乎是跪爬過來的:“族長,求你放過我爹一命吧。他知錯了,他真的知錯了。”
時君棠神情平靜地看著她半晌:“你今年也有十六歲了吧?”
時君月點點頭。
時君棠語氣平淡:“也是明辨是非的年紀了。時君月,將我在船上說的那些話記在心里,一輩子都不要忘記,這樣,你和你母親,還有那兩個庶弟還能好好地過你們的余生。”說著,進了屋。
“族長,族長。”時君月還想拉住她說話,被婢女們攔住了。
當時君棠換上一身素衣出來時,時君月仍跪在原處,但她并沒有再看她一眼,出了府,上了馬車,朝著沈府而去。
沈府門前白幡低垂,已是素雪滿堂。
吊唁者來了不少,沈侍郎夫婦與其子跪于靈堂,向吊客答禮。
“奇怪,怎么不見沈大姑娘?”火兒左右看了眼,沒見著人。
時君棠的目光則落在形銷骨立的沈夫人身上。昔日見這位夫人,雖非珠圓玉潤,卻也是精神奕奕,如今這般模樣,是傷心過度嗎?
她倒是第一次見婆母逝世,兒子孫子不見一分憔悴,反倒是兒媳哀毀骨立的。
“時族長?”沈侍郎趕緊起身,一揖示禮,感動中帶著幾分哽咽:“時族長是家母晚年唯一的忘年之交,家母臨終前還在念叨著不要斷了兩家的交情。往后時族長若有什么事盡管開口,沈家必竭力相助。今日您能來送她最后一程,家母在天之靈,定是欣慰不已。”
時君棠淡淡回了兩字:“節哀。”
沈侍郎臉色一僵,又趕緊堆起笑容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