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尊看了他們起的卦,聽了他們的分析,略略點頭。
“測算正確,確實是西北起戰。”
“西北方向星象異常,大戎國國運有變,對我們大晉絕非好事。”
說到時常與大晉起摩擦的鄰國,她嘆了口氣。
“過去是摩擦不斷,現在卻有大戰之危,一旦起大戰,必生靈涂炭。蒼生不寧,難修長生。”
“師尊,弟子愿助西北軍一臂之力。”隱川大修士沒有猶豫的站出來。
隱空大修士也表示,可以隨軍做個狗頭軍師。
兩位老胳膊老腿兒的師兄都主動分憂了,鄭離驚自然沒理由沉默。
她也說道:“弟子愿意前往西北,一探究竟。”
她這話透出來的意思很不同。
只有仙尊能聽出背后其意。
她看著三位弟子點了點頭:“小五你跑一趟西北,若是老四在那,你就回來。”
對戰事比較有經驗的老四,現在是云游不知處。
“是,弟子稍后就出發。“年過半百的小五領命。
“老三你就不用摻和了,至于你......”仙尊看著鄭離驚。
考慮了下道:“身有因果未消,你需在門內靜修一段時日。”
鄭離驚愣了,她已經閉關悟道,化解因果。
怎還未消?
仙尊已揮手閉眸,示意退下。
三人只好退出金頂塔,在門口面面相覷一陣,都不解師尊最后一句話意。
“既然師尊有令,師弟你就再參悟參悟,師兄先走一步了。”
“等等。”鄭離驚連忙叫住五師兄:“師兄你去西北不要急著入西北軍,你先到大戎國看看,或可能找到化干戈為玉帛的法子。”
這回輪到隱川大修士愣怔了下,不過他很快就反應過來:“你測算出了什么?”
隱空大修士也看向小師弟,驚訝其修為精進。
她可沒看到太多預兆。
“我在凌霄崖上觀過天象,正如師尊所說,西北星象出現異常,預兆大戎國運有變。”
鄭離驚把自己所堪到的跡象告知五師兄,“且星云隱含魔跡,怕是非正常替代,若是能制止魔星濁世,或可止戰。”
也就是要到鄰國去“圍魏救趙”,避免生靈涂炭。
隱川大修士聽了,當即表示佩服:“小師弟的法眼無有能及,行,我知道了。”
他當即決定先去大戎國一趟。
出關的鄭離驚按照師尊示下,在玄隱門中靜修。
朝讀夜練,或與三師兄論道,或到師尊面前求解。
已經回到京都的善若,沒有師姐相伴,她也時常到武安伯府與三表姐五表姐一塊玩兒。
讓她高興的是,郭家幾個義兄又來了京都。
去年就說過會再來京的他們,如約的來了。
收到三表姐派人送來的口信后,她興沖沖的告知父母,“我要去武安伯府,好多義兄們都來了。”
瑾王和王妃聽得一頭霧水,“什么好多義兄?”
不就一個義兄在鹿鳴書院讀書嗎?
“涼州來的,去年他們回去就說今年會再來,現在他們來了,還有義姐,我都還沒見過義姐呢!”
善若已經興奮得團團轉,“我要換身衣裳,打扮漂漂亮亮的去武安伯府。”
“原來如此!”瑾王和王妃這才恍然。
郭家大族,人丁興旺。
這好多義兄,那真可能是好多。
“那你得多備些禮物,可不能空著手去見你的義兄義姐們。”瑾王妃馬上為女兒張羅上。
瑾王看著她們母女倆忙活,嘴角微微彎著。
前些日帶著女兒到郭家正式走了親,算是把關系過了明路。
兩家日后就是親戚。
皇家難有真親情,尋常人家倒多些人情味。
自己女兒身份未明之時,郭家人就給足她溫暖關懷。
這種真心善意,在皇家基本不太可能有。
念在這份上,他也會對郭家人多關照幾分。
“念念,你可以邀請你的義兄義姐過府認認門,兩家既然是親戚,就應該多走動。”
聽到父王說這話,善若更加高興了,“好!”
開心到眼神發亮,笑容難止。
“謝謝父王!”她由衷的感謝父王的大度接納。
回歸皇族后,她已經知道有些規矩跟尋常人家不同。
皇家血脈沒有認義親一說,因為天家之下,無人有資格承受這份福氣。
但自己父母能接納支持,并認真對待,而不是讓她剝離疏遠,就是最大的寵愛。
她慶幸自己有這樣明理大方的父母。
瞧著女兒的高興樣,王爺和王妃對視一眼,默契的挑了眉。
沒養大過孩子的他們, 摸著石頭過河。
至今得出一個結論,讓女兒開心,她就會甜甜的喊他們父王母妃。
府里多了個孩子,花草今年都開得艷盛了些,他們有什么不樂意的呢!
善若帶上滿滿一馬車的禮物,高高興興的去武安伯府。
現在她出行已經不要父母護送。
她有皇祖父給的護衛,穿行京都大街,沒人敢霸凌她。
是以自己想去哪里就可以去哪里。
郭家子弟昨日傍晚到的京都,今日一早就到武安伯府拜見姑父姑母。
鄔氏也跟著孩子們一道來了。
知道秀姐兒給義女送了信,她直夸她機靈。
鄭唯秀被夸得都有些不好意思起來。
如今兩個嫡姐都不在家,她自然得想法子不讓親友們感覺冷清。
給善若送信,一是圖人多熱鬧,二是知道善若很樂意見郭家人。
也就一知道就馬上派人去瑾王府報信兒了。
這次郭家來的除了去年來過的老大郭儀老四郭聰老七郭昀外,還有沒來過京都的老六郭環。
老大郭儀已經有舉人身份,他是來京以文會友,為明年會試做準備。
其他三個是來京長學識見識,日后他們也要上場應試。
郭家這一代打算走走仕途,來京是必然趨勢。
跟著一起來的還有鄔氏的女兒郭盈,以及也打算明年參加會考的女婿華鴻芝。
還有郭家五舅的女兒郭卉,郭卉剛及笄,與鄭家兩個姐兒年紀相仿。
郭氏又看到這許多娘家人,自然是十分高興。
看到七侄子能再次跟來,她就知道自己二哥二嫂的意思了。
至于五哥的女兒,既然有心讓她來京尋門親事,也是極好的事。
郭家女在京不愁嫁,等她為荷姐兒定了親,就為這侄女張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