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邢從舟在辦公室熬夜研究所有案件材料。桌上攤滿了照片、報告和證據袋,墻上貼滿了時間線和關系圖。
三個命案,一個“自殺”,一個神秘的犯罪組織,一個為父報仇的女兒——所有的碎片似乎都已經就位,但仍然拼不出完整的圖畫。
他再次查看蘇蘭心留下的那封信:“真相的另一部分,藏在檔案館G區第103柜,‘1988年考古事故調查報告’中。”
為什么特意指引他們到檔案館?難道那里還有什么被忽略的線索?
凌晨兩點,邢從舟突然坐直身體,一個想法擊中了他:蘇蘭心可能不是在逃避追捕,而是在引導調查!她留下的每個線索都不是隨機的,而是精心設計的指引。
他立即打電話給檔案館值班人員,請求再次調閱G區第103柜的所有相關檔案。
一小時后,檔案館回復:在“1988年考古事故調查報告”的檔案盒內層夾縫中,發現了一封隱藏的信件!
邢從舟和值班民警立即趕往檔案館。那封信被小心地隱藏在一個幾乎看不見的夾層中,信封上沒有任何標識。
小心打開后,里面是蘇蘭心的又一封信:
“致追尋真相的人:如果你找到這封信,說明你已經接近核心。二十五年前,我父親發現的不是普通的考古遺址,而是一個可以改寫歷史的重大發現。”
信中提到,蘇明遠在商周遺址中發現了一批極其特殊的文物,這些文物顯示中國古代文明可能與外部世界有遠比想象中更早的交流。這一發現如果公開,將震動整個考古學界。
“某些人不想讓這個發現公之于眾,因為他們已經建立了一套基于傳統認知的價值體系和利益網絡。”蘇蘭心寫道,“我父親因此被害,發現被掩蓋,文物被替換。”
信的最后,她提供了一個網址和登錄密碼:“這里有你需要的所有證據。但小心,真相往往比謊言更加危險。”
邢從舟立即讓技術隊追蹤這個網址,發現它是一個加密的云存儲服務,需要特定的密碼才能訪問。
登錄后,里面是大量文件、照片和錄音:有蘇明遠當年的研究筆記和發現記錄;有趙乾、梁世琛等人參與文物走私和偽造的證據;甚至還有一段模糊的錄音,記錄了一場關于“處理麻煩”的對話,參與者的聲音經過處理,但內容明顯指向蘇明遠的事故是人為制造的。
最重要的是,里面有一份名單——列出了“青龍會”在康城的疑似成員,其中包括幾個令人震驚的名字:有博物館館長、著名收藏家、甚至還有一兩位政府官員!
“這比我們想象的還要龐大。”老周看著名單,面色蒼白,“蘇蘭心不僅僅是在復仇,她是在引爆一顆炸彈。”
邢從舟卻注意到名單上一個細節:所有成員都有一個數字編號,從01到17,但04、07、13三個編號旁邊標注著特殊的符號——正是苦蘭的圖案!
“這三個編號可能已經‘被清理’了。”他推測道,“趙乾、梁世琛、吳啟明可能對應這三個編號。”
如果是這樣,那么蘇蘭心可能不是單獨的復仇者,而是“青龍會”內部清理行動的執行者!
這個想法讓所有人不寒而栗。
基于蘇蘭心提供的證據,警方開始了大規模行動,秘密監控名單上的嫌疑人,同時深入調查“青龍會”的網絡。
調查發現,這個組織確實極其隱秘和危險。他們不僅從事文物走私和偽造,還涉及洗錢、勒索甚至更嚴重的犯罪行為。組織內部等級森嚴,紀律嚴明,對叛徒的清理毫不留情。
與此同時,法醫實驗室對三個案件中的苦蘭生物堿進行了更深入的分析,有了驚人發現:這種生物堿不僅能夠增強味覺,在一定劑量下還能影響人的判斷力,使人更容易被暗示和操縱。
“所以趙乾可能是在被藥物影響的情況下自愿服下毒藥?”邢從舟推測道,“蘇蘭心先用苦蘭生物堿影響他,然后引導他自殺?”
宋冰點頭:“可能性很大。苦蘭生物堿作用期間,受害者會處于一種高度易受暗示的狀態,容易被操縱完成某些指令。”
這解釋了趙乾案件中那些不尋常的細節:為什么沒有掙扎痕跡,為什么糖畫被放置在特定位置,甚至為什么死亡姿勢那么刻意。
但新的問題出現了:蘇蘭心從哪里獲得這種罕見的生物堿?她又如何掌握如此專業的藥理知識?
調查指向一個令人驚訝的方向:蘇蘭心在云南的“蘭心苑”不僅僅是個幌子,還是個秘密研究基地,研究各種稀有植物及其提取物。更令人震驚的是,這個研究項目背后有境外資金的影子。
“她可能不是單獨行動,而是有外部支持。”老周分析道,“‘青龍會’的對手組織?還是某個想趁亂取利的第三方?”
就在警方全力調查時,城市另一端的一個突發事件再次改變了案件走向。
康城自然博物館發生盜竊案,但奇怪的是,盜賊沒有偷走任何珍貴展品,只在一個偏僻角落的展柜里留下了一個金屬盒子——和之前發現文物時一樣的盒子。
盒子里沒有文物,只有一朵精致的金屬蘭花和一張紙條:“游戲進入第二階段。尋找糖畫的真正源頭。”
邢從舟接到通知趕到現場,看著那個熟悉的盒子,心中涌起強烈的不安。
蘇蘭心(或者以她名義行動的人)還在繼續游戲,但規則已經改變。從歸還文物轉向了某種更抽象、更危險的行動。
“糖畫的真正源頭...”他沉思著,“老糖王已經告訴我們糖畫的來源,那么‘真正源頭’指的是什么?”
他忽然想起糖畫不僅僅是一種食品,更是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有著深厚的文化象征意義。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糖畫常用于祭祀和節慶,寓意甜蜜和祝福。
但在這個案件中,糖畫被用來傳遞死亡信息。
這種強烈的反差背后,可能隱藏著蘇蘭心真正的動機:不是簡單的復仇,而是某種扭曲的“祭祀”或“凈化”儀式。
當晚,邢從舟再次拜訪老糖王,詢問糖畫在傳統文化中的象征意義。
老人沉思良久,緩緩道:“糖畫最早用于祭祀,以糖的甜蜜娛神,祈求保佑。后來發展成為民間藝術,但核心意義沒變——是以短暫易逝的甜蜜,表達對永恒的向往。”
短暫易逝的甜蜜...邢從舟忽然明白了什么。
蘇蘭心用糖畫作為標志,可能是在暗示:表面的甜蜜(文物歸還、真相大白)之下,是短暫易逝的假象,而真正的目的隱藏在更深層。
就像糖畫本身,外表精美甜蜜,但很快就會融化消失,留下黏膩的殘跡。
真正的游戲才剛剛開始。
回到警局,邢從舟站在案件墻前,看著上面錯綜復雜的關系網和時間線,輕聲對自己說:
“糖衣之下,包裹的可能是更苦的真相。而我們,都只是這場游戲中的棋子。”
窗外,康城的夜空沒有月光,只有厚重的烏云低垂,預示著即將到來的風暴。
而在這場風暴眼中,一朵苦蘭正在悄然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