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家長輩們你看我,我看你,都一臉惱怒地看著時君棠,但沒人說一句話。
“各位長輩,你們覺得,我時君棠配坐這族長之位嗎?”時君棠神情依然還是端和從容,只聲音微高詢問,但她掃過眾人的視線,卻帶著一絲掌控者的篤定。
整個祠堂無比安靜。
此時在祠堂外面,齊氏,時君蘭,時明程,時家二嬸,三嬸幾人都有些不安地聽著里面的情況。
“怎么一點聲音也沒有???”時家二嬸著急得很。
齊氏正要答話,想到金嬤嬤所教,端直身體,語氣有力地說:“不用著急,棠兒既然能站在里面,她就一定能贏。”說完,手掌心已經出了不少的汗。
時二嬸和時三嬸看了齊氏一眼,這幾個月,齊氏真是脫胎換骨,兩人心里就算再不服,可身份擺在這里。
“大嫂說的是?!?/p>
此時,聽得祠堂內此起彼伏的聲音傳來。
“時君棠雖是女子,但她管著族中大半的產業,每年盈利比族長在時還要多出不少,她配坐族長之位。”
“確實。她為家族開拓商路、廣積財源,合適?!?/p>
“我們心服口服?!?/p>
“她方才說的對,真正的祖訓,該當是‘唯賢唯能,光大時門,讓能者居其位,讓賢者得其尊,不論男女?!?/p>
一時,不少人都贊同。
好些人低低私語:“這都是怎么了?不是說好反對的嗎?”
“這變卦也太快了吧?”
其中一位長輩低聲道:“原來租我的那些鋪子,都是時君棠的,我要是不同意,她將把這些鋪子都拿回去。”
“你怕啥?這些都是族產,哪由得她說了算?”
“我看過地契,寫的是她時君棠的名字?!?/p>
不少人都遇到了這種情況。
另一位低聲道:“我那位親家管著的莊子是時君棠的,我要是不同意,我女兒得遭婆家的罪。”她當不當族長的,對他來說其實沒啥重要。
一時,議論聲紛紛傳來,但沒有一個敢反對。
三叔公和七叔公互望了眼,低頭無奈地笑了笑,真是好厲害的女娃啊,為了今天這一幕,她怕是做了很多年的準備吧,直擊要害啊。
時君棠嘴角掛著淺笑,她沒想過當什么族長,這些年她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害怕這些族人來搶她的東西,也因此提早防范,牽制是最好的手段。
沒想到在這里用上了。
此時,一名小廝匆匆跑進來道:“各位族長,幾位世家的族長都來了,說反對女子當族長,說這是丟了整個云州人的臉?!?/p>
所有人齊齊望向時君棠,看她怎么收拾。
時君棠微微一笑,這種事看她做什么,略一斂袖,朝眾人盈盈一禮,聲轉清揚:“既然諸位長輩允我執掌族長之位,君棠便恭敬不如從命了。外面那些閑雜人等竟欲插手我時氏家事,未免管得太寬。這般瑣碎煩擾,便勞煩諸位叔伯出手打點。以叔伯之能,定能教他們知難而退?!?/p>
眾人都被噎了下。
時二叔和時三叔對視一眼,時二叔拉著三叔公和七叔公就往外走:“當初最先點頭認可君棠擔任族長的,可就是您二位!如今她方才接任族長,便有人上門生事——這豈不是明著打我時家的臉?時家百年聲望,豈容外人如此藐視!”
時三叔也拉上幾位族老和長輩出去站門面了。
很快,祠堂內便只留下了十幾人,這些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看著大勢已去,甩袖離開。
時君棠冷笑一聲,這幾人不足為懼。轉身望向層疊的祖宗牌位,視線落在父親和母親靈位前,深深一揖。
祠堂內站了許久,等時君棠回到蘅芷軒時,已經是半個時辰后了。
小棗端上茶水時道:“那些族老啊,一開始被那幾位族長說得都抬不起頭來,后來惱羞成怒,反倒護起姑娘來?!?/p>
火兒笑著說:“還說得頭頭是道呢,把姑娘在祠堂里說的那些木蘭代父從軍,梁紅玉擊鼓戰金都說了一遍,還說族長之位能者居之,說姑娘就是那位能者?!?/p>
金嬤嬤在一旁聽得眉開眼笑,連連點頭道:“咱們姑娘的本事,那是明擺著的。雖說這些族老和長輩們現在心里還存著些芥蒂,但也容不得別人說時氏的壞話。只是姑娘既接下了全族產業,往后對待這些長輩,還須軟硬兼施、多方周旋。恩威并濟,方是長久之道啊。”
時君棠微微頷首,眸光沉靜如水:“我明白。這世道對女子不友善,還是要在‘利”字上下功夫。得讓他們從中看到他們自己的或是子孫的前程,有了指望,這族長之位,才算真正坐穩了?!?/p>
“這么一說,咱們是不是又得出不少銀子?。俊被饍盒奶郏媚镛k事,這銀子真的是嘩嘩地流出去。
小棗亦道:“明著看是姑娘贏了,可每一次都得姑娘來妥協,來解決問題,他們都是得利的一方,要還不滿足,那真沒良心了。”
時君棠笑了笑:“這人活著,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離不開妥協。問題不是不能妥協,而是是否合理妥協,能不能換到更大的利益。對我來說,族長之位比損失這些銀子的利益來得更有利?!?/p>
人若看不懂這些合理的妥協,總心疼一時的委屈,那就走不遠,還容易糾結在損失中拔不出來。
次日一早,各位族老,十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輩,州牧,州令都來到了時氏祠堂。
時君棠盆中凈手后,接過三叔公手中的三炷長香,對著層層牌位深深三拜,恭敬地插入香爐。
七叔公展開帛書,蒼老而肅穆的聲音響徹靜寂的祠堂:“維時氏列祖列宗在上,今十三世孫君棠,雖為女流,然性行淑均,曉暢商事,堪當大任……謹告于天地祖宗,立為宗主,伏惟歆格!”
“拜——”
“再拜——”
“三拜——”
禮畢,七叔公雙手捧來一個紫檀木托盤,上面是一本紙頁泛黃的《時氏族譜》。
時君棠深吸一口氣,穩穩接過。
當她轉身時,堂下叔公長輩們神色各異,不情不愿的依禮向她躬身作揖。
時君棠高聲道:“君棠既承族長之任,必以振興家業、光耀門楣為己任。此后定以族中子弟教化為先,擴增族產、嚴守家規,使我時氏一族根基愈固、門庭愈榮。外御其侮,內修其德——此心此志,天地共鑒,祖宗共證?!?/p>